百词典

《落梅有叹》

时间: 2025-05-02 20:22:46

诗句

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

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46

原文展示:

落梅有叹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才看腊后得春饶,
愁见风前作雪飘。
脱蕊收将熬粥吃,
落英仍好当香烧。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来到,腊月的寒冷还未过去,我愁苦地看着风中飘落的梅花,如同雪花般纷飞。梅花的花蕊已经脱落,收集起来熬成粥来吃;而那些落下的花瓣,仍然可以用来焚烧,散发出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后:腊月之后,指农历的腊月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
  • 愁见:忧愁地看到。
  • 脱蕊:花蕊已经掉落。
  • 收将:收集起来。
  • 熬粥:煮粥,指将物品放入水中加热使其变成粥。
  • 香烧:焚烧,散发香气。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被用来表达孤傲的情感。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寓意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自然主义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山水、花鸟等,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落梅有叹》创作于春季,诗人感叹梅花的凋零与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来临和梅花凋零所引发的情感。开头两句,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梅花凋落的忧愁。诗中通过“愁见风前作雪飘”的描绘,将梅花的脆弱与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无奈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梅花的利用,诗人收集落下的花蕊,熬粥食用,暗含着对生命的珍惜;而落英则被焚烧,散发出香气,表现出对逝去美好的缅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以简单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融合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令人深思。诗人在平凡中透出不平凡的哲思,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春天的期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看腊后得春饶: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 愁见风前作雪飘:描绘梅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表达诗人的哀愁。
  • 脱蕊收将熬粥吃:对梅花的利用,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
  • 落英仍好当香烧:即使花瓣凋落,依然能焚烧散发香气,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凋零比作雪花的飘落,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情感。
  • 拟人:将梅花赋予生命,表达诗人对它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珍惜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理念。诗人通过梅花的凋零,反映了人们对春天和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代表着独立与不屈。
  •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标志着生命的复苏。
  • 花蕊: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腊后”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秋天
  3. 诗人在诗中如何利用梅花?

    • A. 观赏
    • B. 食用
    • C. 焚烧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以个人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为主,更加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微雨中赏月桂独酌 游八关寺后池上 感怀 萤火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秋雨 题大龙湫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再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会五达 包含嘉的成语 提手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馺莎 卧冰哭竹 雕风镂月 夕寐宵兴 东郭之迹 析肝沥悃 包含捕的词语有哪些 俄刻 镇星 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五百年前是一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