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圩丁词十解》

时间: 2025-05-06 02:07:57

诗句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

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57

原文展示: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

白话文翻译:

这条圩是哪个时代的人所建造的呢?石头坚硬,泥土湿腻,铁器也难以比拟。每年二月,桃花盛开时,水流如同乐律般流淌,归入石臼湖中。

注释:

  • :圩是指用土石等材料筑成的堤坝,主要用于防洪和灌溉。
  • 石顽:石头坚硬,不易打磨或改变。
  • 土腻:土壤湿润而粘重,形容泥土的特性。
  • 桃花水:指春天桃花盛开时,水流的景象,桃花与水流结合,意象温柔美丽。
  • 如律流:形容水流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律动感强烈。
  • :归、回归的意思。
  • 石臼湖:指一个具体的湖泊,可能是诗人身边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以清新平易的语言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关注人情世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圩丁词十解》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之时。他通过描绘圩岸的自然景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土地的依赖。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圩丁词十解》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头两句抛出对圩的来源的疑问,既显示出对历史的思考,也引发读者的好奇。接下来的描述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桃花水的意象充满生机,仿佛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勃勃。水流如乐音般悦耳,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坚硬的石头与湿润的泥土形成鲜明对照,反映出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一句则将这种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宁静结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面。整首诗虽短,但意蕴深远,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代何人作此圩:开篇设问,表达对圩的历史与作者身份的好奇,暗示对历史的关注。
  • 石顽土腻铁难如:描绘圩的材质,石头的坚硬与泥土的湿腻形成对比,体现出建造圩的艰辛。
  • 年年二月桃花水: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桃花盛开,水流潺潺,充满生机。
  • 如律流皈石臼湖:水流声如乐曲,呼应前面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音乐,表现出水流的柔和与悦耳。
  • 对仗:诗中对“石顽”“土腻”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 :象征人类的劳动与智慧,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适应。
  • 桃花水: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代表着生命的活力。
  • 石臼湖: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圩”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 A. 木材
    • B. 砖石
    • C. 土石
    • D. 草
  2. 诗中的“桃花水”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 D. 春季
  3. “水流如律”中的“律”指的是什么?

    • A. 法律
    • B. 音乐的节奏
    • C. 规则
    • D. 律师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社会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圩丁词十解》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杨万里更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孤寂与超然。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蒋处士宅喜闲公至 经刘校书墓 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 题禅院 感遇 怀乡 山居十三首 山居十三首 照公院双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纤悉必具 至字旁的字 列陈 包含添的词语有哪些 野兕 憬然有悟 工字旁的字 蜂起云涌 语不惊人死不休 乛字旁的字 补开头的成语 重帏 遛步 十字旁的字 快憾 人生自古谁无死 藏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