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45
端居阅群动,造物无时閒。
群动不自觉,妍丑纷两间。
萌达至枯槁,日夕常循环。
嗟嗟水东流,去海声潺湲。
我静坐在这里看着万物的变化,造物主似乎从未有过闲暇。
万物活动却不自知,妍丽与丑陋交错在一起。
生长与枯萎常常交替,日夜循环不息。
唉,水流向东,奔向大海,发出潺潺的声音。
“水东流”可以与古人对江河流向的认知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人生命运的变化。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止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词风格多为清新脱俗,常常带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周密的作品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其词作最为人称道。
《拟古呈存翁二首》是周密在晚年创作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变化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世事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这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感,前四句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后两句则以“水东流”引出了时间的流逝。全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诗人在“群动不自觉,妍丑纷两间”中指出,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万物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彼此,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萌达至枯槁,日夕常循环”则揭示了生命的规律,生与死、成与败的循环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深刻的认识不仅反映了周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结尾的“嗟嗟水东流”更是对生命流逝的感叹,水流向东,正如时光荏苒,给人以无限的惆怅与思索。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妍丑纷两间”通过对美与丑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使得“群动不自觉”更具生动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主题围绕着生命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中“群动不自觉”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界的变化
B. 人的意识
C. 动物的睡眠
“萌达至枯槁”意指:
A. 生命的终结
B. 生与死的交替
C. 只讲枯萎
诗人通过“水东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与思索
C. 生气
同样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诗作,《静夜思》以月光引发思乡之情,而《拟古呈存翁》则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