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蟠龙岭》

时间: 2025-07-26 19:06:47

诗句

夷陵至胸{月忍},复岭苦丝乱。

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季顿。

安得长剑挥,尽劖叠嶂断。

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此意竟萧索,劳歌谩凄曼。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

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譬如已偿逋,犹有未折券。

山根治晓装,峰顶寄朝饭。

稍脱蚓瘴染,还探虎窠翫。

性命乃可忧,筋力何足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06:47

原文展示

蟠龙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夷陵至胸月忍,复岭苦丝乱。
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季顿。
安得长剑挥,尽劖叠嶂断。
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此意竟萧索,劳歌谩凄曼。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
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譬如已偿逋,犹有未折券。
山根治晓装,峰顶寄朝饭。
稍脱蚓瘴染,还探虎窠翫。
性命乃可忧,筋力何足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险峻山岭的旅途中的苦闷与思考。夷陵的月亮让人忍耐,而岭上的苦丝则让人感到纷乱。在行程的开始,虽然充满勇气,但随着时光推移,心情却愈发沉重。作者渴望挥动长剑,斩断重重山峦,虽然北山被称为愚笨,却也能让人感受到南海的幽远。尽管如此,心中仍感到萧索,只能用歌声来排解内心的凄凉。日日望向平地,思念着那遥远的彼岸。人们说束马在此很危险,但实际上却缺少蟠龙这般的险峻。面对艰难的境地,作者感到筋疲力尽,似乎在进行一场无谓的战斗。就像已经偿还的债务,仍然有尚未折抵的欠条。山根的清晨装点着新装,峰顶却只寄托着简单的早餐。稍微摆脱了瘴气的污染,依然会去探访虎穴。生死问题固然值得忧虑,但力量的不足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 夷陵:古地名,指夷陵地区,可能与月亮有关,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胸月:形容月亮在胸前,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 北山愚:指北方的山不够明智,可能反映出对自然的无奈。
  • 南溟:古代对南方大海的称呼,代表着广阔与未知。
  • 蟠龙:象征险峻的山岭,意指难以攀登的地方。
  • 蜃气:此处指瘴气,通常是指热带地区的潮湿空气,导致的疾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佩,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蟠龙岭》创作于作者的行旅生涯中,反映了其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诗人对险峻山岭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蟠龙岭》是一首展现了范成大在旅途中的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夷陵至胸月忍”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令人忍耐的景象,月亮照耀在胸前,给人一种亲切感,但随之而来的“复岭苦丝乱”则让人感受到行旅的艰辛与烦乱。作者在旅程中感受到勇气与迷茫的交织,初出发时的豪情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现实的困境所淹没。

诗中的意象丰富,山岭、月亮、南海等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互交织,体现了作者在面对此类险峻环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尤其在“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目标的渴望,然而现实的艰难却让这种渴望显得遥不可及。

此外,诗中“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一句,既反映了对山势的敬畏与挑战,也隐喻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与曲折,暗示着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虽然有种种危险与阻碍,但却也要勇敢面对,努力向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范成大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夷陵至胸月忍:在夷陵的月光下,心中感到一种忍耐。
  2. 复岭苦丝乱:在重重山岭之间,烦恼如丝般缠绕。
  3. 初程尚勇往:刚开始旅程时,心中充满勇气。
  4. 少日还季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却逐渐沉重。
  5. 安得长剑挥:渴望能有长剑在手,斩断层层山峦。
  6. 尽劖叠嶂断:想要将这些重叠的山峰一一断绝。
  7. 虽云北山愚:即使有人说北山是愚笨的。
  8. 聊快南溟运:却也在南海的广阔中感到一丝快意。
  9. 此意竟萧索:然而这种心情终究是萧索的。
  10. 劳歌谩凄曼:只能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凄凉。
  11. 日日望平陆:每天都在向平坦的陆地眺望。
  12. 念念到彼岸:心中常常思念着那遥远的彼岸。
  13. 人言束马险:人们说这里束马是很危险的。
  14. 但欠蟠龙峻:但实际上缺少蟠龙这般的险峻。
  15. 摧颓强弩末:面对困境,感到力不从心。
  16. 黾勉焚舟战:拼命努力,像是在为一场无谓的战斗。
  17. 譬如已偿逋:就像已经偿还的债务。
  18. 犹有未折券:仍然有未偿还的欠条。
  19. 山根治晓装:山根的清晨装点着新装。
  20. 峰顶寄朝饭:峰顶只寄托着简单的早餐。
  21. 稍脱蚓瘴染:稍微摆脱了瘴气的污染。
  22. 还探虎窠翫:依然去探访虎穴。
  23. 性命乃可忧:生死问题固然值得忧虑。
  24. 筋力何足算:然而力量的不足又算得了什么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剑挥”象征着勇气与决心,表明对困难的挑战。
  • 拟人:用“心中感到忍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结构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内心的孤独、渴望与勇气,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山岭:代表人生的艰难险阻。
  • 南海:象征广阔的未来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范成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渴望
    • C. 愤怒
    • D. 喜悦
  3. “安得长剑挥,尽劖叠嶂断”中“长剑”象征什么?

    • A. 武器
    • B. 勇气与决心
    • C. 朋友
    •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名作,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感。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诗,描绘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感受。

诗词对比

  • 《望岳》(杜甫)与《蟠龙岭》,同样描绘了山的壮丽与攀登的艰辛,但杜甫更侧重于壮志与现实的冲突,而范成大的诗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盈祖中散见寄 岁暮 和杜孝锡展江亭三首 和太素大雪苦寒 颍桥会曼叔坐中写呈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和景仁开才能元寄牡丹图 长安留别七弟兼简刘郎 城西书事五首 其三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坐亭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济人利物 仙宗 偏信则暗 跑肚拉稀 淋淫 黄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一毛吞海 奉命 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开阔眼界 音字旁的字 命祜 长身玉立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