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元观灯》

时间: 2025-07-26 19:19:59

诗句

万家罗绮竞喧阗,乐事能并在锦川。

兰烛连衢千对烂,冰轮此夕十分圆。

喜逢蜀国寻春日,正是摩陀供佛天。

人物熙熙醒醉里,却思风景似当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19:59

原文展示:

万家罗绮竞喧阗,
乐事能并在锦川。
兰烛连衢千对烂,
冰轮此夕十分圆。
喜逢蜀国寻春日,
正是摩陀供佛天。
人物熙熙醒醉里,
却思风景似当年。

白话文翻译:

在繁华的街道上,万家灯火辉煌,热闹喧嚣,
这样的欢乐时光正好在锦川相聚。
成千上万的兰烛在街上交相辉映,
今晚的月亮格外圆满。
恰逢蜀国寻春的日子,
正是摩陀供奉佛陀的节日。
人们熙熙攘攘,沉醉于欢庆之中,
我却在思念往年的美好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1. 罗绮(luó qǐ):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灯笼装饰。
  2. 喧阗(xuān tián):形容声音嘈杂热闹。
  3. 乐事:欢乐的事情。
  4. 锦川:指的是繁华的地方。
  5. 兰烛:蜡烛,兰香的蜡烛,象征着光明。
  6. 冰轮:指月亮,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圆形。
  7. 摩陀:指的是摩诃陀,意为“大”,这里与佛教相关,特指供奉佛陀的节日。
  8. 熙熙:形容人群热闹的样子。

典故解析:

“蜀国寻春日”可能指的是春天的节日,蜀国是古代四川地区,盛行的春季游乐活动。“摩陀供佛天”则是指佛教的节日,暗示了节日的宗教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澄清,宋代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感受描绘自然景色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上元观灯》创作于元宵节,正是人们欢庆的时刻,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诗中不仅描绘了灯火辉煌的景象,还表达了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上元观灯》是一首描绘元宵节盛况的诗作,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欢愉。诗的开头“万家罗绮竞喧阗”勾勒出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万家灯火如织,交织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接着“乐事能并在锦川”则暗示了这种欢乐的场景在锦川这一繁华地带得到了充分展现。

“兰烛连衢千对烂”描绘了街道上成千上万的蜡烛交相辉映,光芒四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在此时显得格外圆满,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后半部分提到的“喜逢蜀国寻春日,正是摩陀供佛天”,不仅传达了节日的宗教背景,也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最后“人物熙熙醒醉里,却思风景似当年”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身处热闹的节日中,但却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蕴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在欢庆的表象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使得作品更加深刻,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家罗绮竞喧阗:描绘灯笼装饰的万家灯火,形成热闹的场景。
  2. 乐事能并在锦川:欢乐的事情汇聚在繁华的锦川,传达出节日的欢快氛围。
  3. 兰烛连衢千对烂:成千上万的蜡烛照亮了街道,展现出节日的盛况。
  4. 冰轮此夕十分圆:今晚的月亮格外圆,象征团圆与美好。
  5. 喜逢蜀国寻春日:在蜀国欢庆春天的日子,增添节日的氛围。
  6. 正是摩陀供佛天:提到佛教的节日,增添了宗教与文化的意味。
  7. 人物熙熙醒醉里:人们在欢庆中沉醉,表现出节日的热闹。
  8. 却思风景似当年:诗人回忆往年的美好风景,流露出一种思乡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形容为“冰轮”,生动形象。
  • 对仗:如“万家罗绮”与“乐事能并”,结构工整。
  • 排比:如“人物熙熙醒醉里,却思风景似当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节日的欢愉与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生与逝、欢庆与思念的交织,使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灯火:象征热闹与团圆。
  2. 月亮:象征美好与团圆,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3. 兰烛:象征光明与希望。
  4.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的开始。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氛围,反映了节日的欢愉与人们内心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国寻春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2. 诗中“冰轮”比喻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3. 诗人对往年风景的思念体现在哪一句?

    • A. 万家罗绮竞喧阗
    • B. 人物熙熙醒醉里
    • C. 却思风景似当年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李白《静夜思》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上元观灯》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水调歌头》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上元观灯》则通过节日的热闹展现社会的欢愉。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宋诗鉴赏辞典》
  3. 《范成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来山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二 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 美人诗二十二首 其十九 被酒 见观西人家石榴 春夜 溪上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三 庞巨渊 送雷动明之任广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命里注定 天下承平 龌龌龊龊 毒赋剩敛 巾字旁的字 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实繁有徒 垂手可得 延声 隔结尾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鳄鱼眼泪 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月洞门 涓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