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34
人月圆·碧纱低映秦娥面
作者:双渐 〔宋代〕
碧纱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浓。
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
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
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面容被轻纱映衬的情景,近距离感受着她浓郁的香气。春天的瑶池已近尾声,仰望长空让人倍感惆怅,烟雾缭绕中,芙蓉花似乎被锁住了。再一次赏看夭桃花,流莺的歌声婉转动听,不用等待春天的工匠来装点。酒杯前我暗自思念,樱桃花已绽放,仿佛像那娇艳的红色香气。
双渐,字仲明,号白云,宋代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优雅。
此词作于春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思考。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景与深厚的情感紧密结合。开篇的“碧纱低映秦娥面”,直接引入了词人的情感焦点——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在轻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暗香浮动,唤起了词人对美的无限向往。
随后的“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通过瑶池、长天、芙蓉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余韵与惆怅。春天即将结束,长空的惆怅与烟雾缭绕的景象,使得花的美丽似乎也被锁住,表达出一种惋惜之情。
接着,词人提到“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这里的流莺声宛如人间的乐曲,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最后,樽前的思念与樱桃的盛开,仿佛在唤醒那份甜美的回忆,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情感。
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将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双渐对于生命与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细腻的感受。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爱情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词中的“秦娥”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美丽的女子
C. 一位仙女
“咫尺暗香浓”中的“咫尺”意为:
A. 很远
B. 很近
C. 不确定
词中提到的“夭桃”象征: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