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种松先公墓下》

时间: 2025-05-07 09:04:55

诗句

一壑风衰二十秋,俛行诘曲翳松楸。

冢前无路草欲没,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夹道虬龙侣,泪湿春泥儿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55

原文展示:

种松先公墓下
作者: 方岳 〔宋代〕

一壑风衰二十秋,
俛行诘曲翳松楸。
冢前无路草欲没,
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
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夹道虬龙侣,
泪湿春泥儿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山谷中,风景已衰败了整整二十个秋天,
我低头行走在曲折的小路上,被松树和梧桐遮挡。
坟前没有路,杂草已经快要淹没,
泉水下似乎也有知情的山,感到忧愁。
翁仲(守墓的神像)默默无言,与命运无关,
古装的身影仿佛仍在,令人想象他在神游。
不知多少年后,陪伴的虬龙(神龙)会再现,
泪水湿润了春泥,映衬着我白发苍苍的样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谷。
  • 俛行:低头行走。
  • 诘曲:曲折的道路。
  • :遮挡。
  • :坟墓。
  • 翁仲:古代墓碑上的守护神像。
  • 虬龙:传说中的龙,多指有特殊地位的龙。

典故解析:

  • 翁仲:在古代汉族文化中,常常以翁仲的形象作为墓碑的守护者,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 虬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常常与吉祥和长寿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汀洲,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对故人之墓的悼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悟。身处风景衰败的环境,诗人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哀愁。


诗歌鉴赏:

《种松先公墓下》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坟墓周围环境的描写,传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开篇的“一壑风衰二十秋”,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时光的流逝,风景的枯萎,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映射。

诗中“冢前无路草欲没”,描绘了坟前的荒凉,象征着逝者的孤独和被遗忘的命运。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翁仲作为守墓神像,虽不言语,却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过往的记忆。最后两句“泪湿春泥儿白头”,更是将全诗推向了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令人动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将个人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观察完美结合,展现了方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壑风衰二十秋:山谷中的风景已经衰败了二十个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俛行诘曲翳松楸:低头行走在曲折的小路中,被松树和梧桐遮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行走状态。
  3. 冢前无路草欲没:坟前已无路可走,杂草几乎要淹没,象征着逝者的被遗忘。
  4. 泉下有知山亦愁:泉水下的山似乎也在忧愁,表现自然对人世悲欢的共鸣。
  5. 翁仲不言关气运:守墓的翁仲默默无言,与生死运势无关,暗示对命运的无奈。
  6. 衣冠如在想神游:古装的身影仿佛仍在,令人联想到逝者的灵魂在游荡。
  7. 何年夹道虬龙侣:不知何年,陪伴的虬龙会再现,唤起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
  8. 泪湿春泥儿白头:泪水湿润了春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衰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逝者的记忆比作春泥,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衰败。
  • 拟人:泉水与山似乎有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知。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如“冢前无路草欲没,泉下有知山亦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透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对生命、死亡和命运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隐秘与深邃,暗示着时间的沉淀。
  • 松楸:代表生命的坚韧与常青,然而在这里却显得凋零。
  • :象征死亡与被遗忘。
  • :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灵魂的寄托。
  • :象征着思念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冢前无路草欲没”是什么意思?

    • A. 墓前有很多路
    • B. 墓前没有路,草快要淹没
    • C. 墓前春暖花开
    • D. 墓前有许多行人
  2. “翁仲不言关气运”中,翁仲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种动物
    • C. 守墓的神像
    • D. 一位神仙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种松先公墓下》同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怀,李白在诗中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传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 《登高》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相关的宋代诗歌选集。
  • 《古诗词基础知识》—诗词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夙兴 风雨夜坐 题书斋壁 春晚小饮 池亭夏昼 枕上感怀 雨后过近村 题馆中直舍壁 秋日村舍 雨後殊有秋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梁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同心协德 米字旁的字 一见了然 断管残渖 釆字旁的字 会垣 拑口禁语 求贤如渴 提土旁的字 包含楦的词语有哪些 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整齐画一 遇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