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7:53
竹寺题名一半空,衰荣三十六人中。
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
敢望燮和回旧律,任应时节到春风。
若为问得苍苍意,造化无言自是功。
在竹林寺中写下的名字,只有一半空着,
在这三十六人中,有衰败也有兴盛。
在世间本就希望结识知己,
年老时更应怜惜相公的情谊。
我敢希望燮和能恢复旧的律例,
任凭春风来临,随时节的变化。
如果要问苍苍大地的意图,
造化无言,自有其功。
杨巨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活跃于盛唐时期,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衰荣变化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中,士人之间的交往和情谊极为重要,这赋予了诗歌深厚的文化背景。
这首诗以竹林寺为背景,开篇便通过“题名一半空”引入一种孤独和空旷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衰荣三十六人中”则将视野转向人生的无常,三十六人象征着生命中的多样性与变化,反映出诗人对士人命运的思考。
“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与珍惜,尤其是在年老时,更加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重要。接下来的“敢望燮和回旧律”,表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期待能恢复古代的美好风尚。
最后两句“若为问得苍苍意,造化无言自是功”则表现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造化虽无言,却自有其深邃的道理,反映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热忱,也有对人生的沉思,展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全诗通过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和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竹寺”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逸
C. 战争
D. 旅行
“垂老应怜值相公”中“相公”指的是?
A. 朋友
B. 官员
C. 亲人
D. 同志
诗人希望“燮和”能恢复旧的什么?
A. 生活
B. 风俗
C. 律例
D.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