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朝中措(赠赵牧仲歌姬)》

时间: 2025-05-07 08:47:16

诗句

绿杨庭院觉深沈。

曾听一莺吟。

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

歌声暂驻,颦眉又去,无计重寻。

应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16

原文展示

朝中措(赠赵牧仲歌姬)
绿杨庭院觉深沈。曾听一莺吟。
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
歌声暂驻,颦眉又去,无计重寻。
应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白话文翻译

在深沉的绿杨庭院中,我感到一阵静谧。曾经听过一只黄莺在这里吟唱。今夜却变得容易,双莲花在水面轻轻摇曳。歌声暂时停留,但你却微微皱眉离去,让我无计可施去重寻。想必是怨恨那位玉郎沉醉于酒中,才让人守候至深夜。

注释

  • 绿杨:指绿色的杨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庭院:院落,这里指的是深邃的院子。
  • 莺吟:黄莺的歌唱,代表美好的音乐。
  • 双莲:指两朵莲花,寓意清丽脱俗。
  • 殢酒:沉醉于酒,形容过度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词人,以其词作清新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的细腻与感情的真挚,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频繁聚会之时,词中通过对歌声和饮酒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纠葛。

诗歌鉴赏

李石的《朝中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夜庭院中的情景,情感的表达非常微妙。开篇的“绿杨庭院觉深沈”便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绿杨树的影子与深夜的静谧形成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而“曾听一莺吟”则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莺鸟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接下来的“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则表现了当下的轻松与愉悦,双莲轻摇的意象,似乎在描绘着一种梦幻而美好的景象。

然而,随着“歌声暂驻,颦眉又去”,这一段感情的波动显露无遗,歌声的暂时停留与离去,象征着美好瞬间的短暂。诗人因此感到无奈与失落,无法重寻那份美好。最后一句“应恨玉郎殢酒”则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怨恨沉醉的玉郎,反映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无奈,整个词语气沉郁而又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杨庭院觉深沈:深沈的庭院中有绿杨树,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2. 曾听一莺吟:回忆起曾经听到的黄莺歌唱,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3. 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今夜的宁静中,莲花轻轻摇曳,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4. 歌声暂驻,颦眉又去,无计重寻:歌声虽然短暂,但对方的离去让人无奈,无法再寻回那份美好。
  5. 应恨玉郎殢酒:对沉醉于酒的人的怨恨,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歌声与莺鸣相提并论,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拟人:将歌声与情感进行拟人化描写,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
  • 对仗:词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庭院的幽静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和对生活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象征生命与春天的生机。
  • 莺吟:象征美好与青春的回忆。
  • 双莲: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美好景象。
  • 殢酒:象征对生活的逃避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杨庭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寂静
    • B. 热闹
    • C. 欢乐
  2. 诗中提到的“玉郎”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美好
    • B. 对酒的沉迷
    • C. 生活的困扰
  3. “歌声暂驻,颦眉又去”中的“去”指什么?

    • A. 离去
    • B. 忘记
    • C. 停止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使用的意象与情感基调与李石的《朝中措》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源与词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水龙吟·题文姬图 点绛唇·一种蛾眉 浪淘沙·望海 鬓云松令·咏浴 一丛花·咏并蒂莲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才无命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儿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玉躬 包含腻的词语有哪些 双斧伐孤树 二字旁的字 之所以 单人旁的字 鸱张蚁聚 爰金 法开头的成语 旁祸 包含酒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捉鬼放鬼 曝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