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00:48
《朝中措 平山堂怀古用欧公原韵》
我来吊古傍隋宫,板渚雨濛濛。
依旧平山堂外,淡烟疏柳长空。
年年此地,漫天榆荚,著地东风。
太息韶华几换,游人犹想仙翁。
我来到这里凭吊古迹,正好在隋朝宫殿旁,细雨如丝,朦胧迷蒙。
平山堂外的景色依然如旧,淡淡的烟雾弥漫,稀疏的柳树在长空中摇曳。
年复一年,这里满天飞舞的榆荚随风飘落,落在地上,迎接着东风。
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几度春秋更换,游人们仍然思念那位仙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1700),字介甫,号云洲,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细腻的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
《朝中措 平山堂怀古》写于清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历史的沧桑变化。诗人通过怀古之情,寄托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历史人物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开头的“我来吊古傍隋宫”,直接引入了时代的背景,诗人站在历史的舞台上,面对昔日的辉煌,内心充满了敬仰与惋惜。雨中的“板渚”不仅增添了环境的意境,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
接着“依旧平山堂外,淡烟疏柳长空”则将景色与心境相结合,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之感。榆荚的满天飞舞,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年年岁岁,景物虽相似,但人事已非。最后一句“游人犹想仙翁”更是点题,游人对仙翁的思念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怀念,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词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回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怀念?
“漫天榆荚”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游人犹想仙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维崧的《朝中措》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但陈维崧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而李白则更突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