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寻僧》

时间: 2025-05-07 09:45:27

诗句

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

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27

原文展示:

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
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天空清澈,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衣衫轻盈。虽然没有找到想要寻求的僧人,但我折了一枝菊花回家。

注释:

字词注释:

  1. 秋净:秋天的天空晴净无云。
  2. 晖晖:形容阳光明亮照耀。
  3. 间行:行走时风从中穿过,意指走在风中。
  4. 寻僧:寻找僧人,表示诗人有意隐居或求教。
  5. 折得:折下,采摘;得,获得。
  6. 菊花:秋天盛开的花,象征高洁和坚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菊花,常在中国文学中象征隐逸和高洁,尤其在陶渊明的《饮酒》中对菊花的赞美,使其成为隐士理想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子文,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绍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寻僧》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在这个季节里,诗人一方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另一方面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士人的隐逸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寻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的“秋净日晖晖”,一方面描绘了秋季的清朗与温暖,另一方面也营造出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诗人漫步于秋日的阳光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与安宁。

“间行风满衣”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微风拂过衣襟的感觉,增强了诗的动感,也渗透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诗人在这美好的秋日中,心中却有着另一种追求——寻访僧人,可能是希望得到教诲或是寻求心灵的解脱。然而,尽管未能如愿以偿,他并未感到失落,反而采摘了菊花,象征着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菊花作为秋天的代表,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淡泊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净日晖晖:描绘了秋天晴朗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营造出一种明朗的秋日氛围。
  2. 间行风满衣:表达了轻风拂过,衣服随风而动,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
  3. 寻僧虽不遇:表现了诗人虽然未找到他想要寻访的僧人,但并不感到失落。
  4. 折得菊花归:以折菊花作为结尾,象征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描写自然场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拟人:微风的描绘使其似乎具有人性,增强了自然的灵动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自然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尽管未能找到理想中的僧人,但通过欣赏自然,采摘菊花,诗人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天:象征着成熟、丰收与生命的轮回。
  2. 阳光:象征着光明、希望与温暖。
  3. :象征着自由与变化。
  4.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高洁与隐逸
    • C. 暴风雨的来临
  2. 诗人“寻僧”的目的主要是?

    • A. 交流诗歌
    • B. 寻求心灵的教诲
    • C. 参加庙会
  3.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 A. 春
    • B. 夏
    • C. 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比较翁卷的《寻僧》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通过自然描写表达内心情感,但翁卷更侧重于寻求与自得,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静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 选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理解翁卷的诗风。
  2. 《陶渊明全集》 - 了解菊花意象来源的重要作品。

相关查询

临江仙 醉落魄 浣溪沙 南歌子 其六 玉楼春 望海潮 临江仙·常记梦云楼上住 谒金门 玉楼春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浓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娭娱 鹿醢 掌结尾的成语 日进有功 一枕黄梁 龍字旁的字 无微不至 卤字旁的字 麻衣相法 自绝 眉语目笑 麥字旁的字 靛颏儿 吊儿郎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