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40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
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
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水边捕鱼的生活。作者自己拿着长竿,随着水流生活。捕到的鱼可以换酒喝,一片小舟便是自己的家。晒网时炊烟袅袅升起,停船时月影斜斜映照。作者不在乎鱼的得失,只喜爱在桃花树旁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桃花”象征着美好生活和宁静的环境,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作者介绍:马朴臣,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渔民生活的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渔民生活的关注,也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这首《渔》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渔家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渔者与自然的和谐。开头两句“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通过自我描绘,展现了渔者的生活状态。他不追求繁华,而是追随水边的生活,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的洒脱。接下来的“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则表达了渔者对生活的满足和简单快乐。一小片鱼可以换来一壶酒,而一只小船就可以成为他的家,生活的简单却充满乐趣。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则描绘了渔民日常生活的场景,炊烟袅袅升起,月影斜照,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意境。在这种宁静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不在乎捕到多少鱼,而是享受与桃花相伴的静谧时光,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渔家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尺鳞堪易酒”中的“尺鳞”指的是:
A. 大鱼
B. 小鱼
C. 其他水生物
D. 鳝鱼
诗人不在乎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鱼的得失
C. 捕鱼的技巧
D. 渔网的质量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着:
A. 财富
B. 美好生活
C. 家庭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