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7:24
大风起,不终朝。
如何三日夜,日日夜夜旋扶摇。
卷水覆我舟,卷土覆我窑。
乌乎太平玉琯将谁调,
五日一风不鸣条。
大风一起,就不停地刮。
如何能在三天三夜里,日日夜夜旋转飞扬?
狂风卷起水波,淹没了我的船,
卷起了泥土,覆盖了我的窑。
哎,太平的玉管又能由谁来调理?
五天里风声不断,不见一根枝条的动静。
杨维桢(1280-1350年),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受王维、李白等人影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大风谣》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大风的猛烈,表达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大风谣》是一首充满动感与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强烈的大风席卷而来的情景,也隐喻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无力感。开头两句“风起,不终朝”即展现了自然的狂暴,快速引入读者的注意力。随后“如何三日夜”的反问,展现了诗人对这种持续不变的动乱状态的无奈和焦虑。
“卷水覆我舟,卷土覆我窑”两句,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风暴带来的破坏,舟和窑的象征意义更深,舟代表着个人的生活,而窑则是生存的基础。风暴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也隐喻着社会动荡对人们生存的威胁。
最后两句“乌乎太平玉琯将谁调,五日一风不鸣条”,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无奈的悲哀。诗人在忧虑中呼唤和谐的音律,却只能感受到风的咆哮,显得格外苍凉。
整首诗通过大风这一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引发读者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狂暴,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局势的敏感和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雨
B. 雪
C. 大风
D. 彩虹
“卷水覆我舟”中“覆”字的意思是?
A. 覆盖
B. 打翻
C. 倒下
D. 举起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失落
C. 无奈与忧虑
D. 愤怒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大风谣》更加强调自然的狂暴与社会的动荡,而《将进酒》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慷慨。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