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9:38
水流天外海孤悬,幸有恩波及福泉。
港小能容舟入口,帆低不碍石多拳。
斜风撑出涛三尺,细雨收来幅十联。
赢得人装书画稿,满江都唤米家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港口的景象,诗人以“水流天外”来形容海水孤悬在天边,仿佛与天空相连,幸好有恩惠的波浪流向福泉。这里的港口虽然小,但足以容纳小舟进出,船帆低矮并不妨碍周围的石头。斜风吹来,掀起三尺高的波涛,细雨降下,仿佛收集了十幅画卷。最后,诗人描绘了人们在这里装载书画的情景,整个江面上都在呼唤着米家的船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用海、港、舟等自然元素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淑均,清代诗人,生于福建,仕途平平,但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时,陈淑均通过描写兰阳美景,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向往。
《兰阳八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港的自然景观,兼具动感与静谧之美。诗中“水流天外海孤悬”一句,勾勒出海天一色的壮丽图景,给予读者一种宽广的空间感。紧接着“幸有恩波及福泉”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恩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港口虽小,但却能容纳舟船进出,体现了自然的包容性。
在后半部分,斜风与细雨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动态美,风与雨的交织构成了一幅活泼的画面,呈现了渔舟唱晚的生动场景。最后的结尾“满江都唤米家船”则是对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也带有一种乡愁的情感,表现了人们对家园的眷恋。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与人文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借景抒情,发人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中提到的“恩波”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馈赠
B. 船只的名称
C. 风的强度
D. 雨的数量
诗中的“港小能容舟入口”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A. 港口很大
B. 港口虽小却实用
C. 船只无法进出
D. 船只太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陈淑均的《兰阳八景》更侧重于描绘生活场景与自然和谐,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历史与个人的感悟。两者在意象运用上都有独特之处,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