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急谣》

时间: 2025-05-08 22:20:05

诗句

江南凶,周波最急。

汉家使者识经权,矫制开仓输玉粒。

君不见曩岁沟魂海不及,至今冤作枯鱼泣。

劝粜辞水旱阻尧汤,生民无罪岁。

后代仓廪虚,时和亦为沴。

孰云富而哿,甚矣贫不继。

借富以贷贫,穷哉已非计。

况乃指廪间,夏楚劫以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20:05

原文展示

江南凶,周波最急。汉家使者识经权,矫制开仓输玉粒。君不见曩岁沟魂海不及,至今冤作枯鱼泣。劝粜辞水旱阻尧汤,生民无罪岁。后代仓廪虚,时和亦为沴。孰云富而哿,甚矣贫不继。借富以贷贫,穷哉已非计。况乃指廪间,夏楚劫以势。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灾害真是严重,周波的水流最为急促。汉朝的使者了解其中的权宜之计,勉强打开仓库运送粮食。你难道没有看到前些年沟渠的灵魂与大海的水流都无法比拟,至今冤屈仍如枯鱼般哀鸣?劝说大家在水旱阻碍时要出售粮食,百姓并没有犯错,但年年都这样过。后来的仓库空虚,时节虽好也变成了灾难。谁说富人就快乐呢,真是贫穷无法维持生活。借助富裕来帮助贫困,然而穷人已无计可施。更何况是在官府的粮仓之间,夏朝和楚国都曾以势力相逼。

注释

  • 周波:指水流急促的状态,象征灾害。
  • 汉家使者:指汉朝的官员,来处理粮食问题。
  • 玉粒:指粮食,形象化为珍贵的物品。
  • 沟魂海:指水流与沟渠的灵魂,形容自然的壮丽与悲哀。
  • 尧汤:古代贤明的君主,象征着治国安民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深厚的文笔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创作背景

《周急谣》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水灾与民生困苦,反映了当时百姓的艰难处境。诗中表达了对统治者无能的控诉,以及对贫困民生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周急谣》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的诗。首句直入主题,点明了江南地区的灾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通过“周波”来描绘水流急促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进一步引出对汉家使者的批评,表达对官府处理问题的无奈与失望。

在诗中,诗人将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展示了对生民疾苦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劝粜辞水旱”是对当权者的呼吁,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苦难。然而,后来的仓廪空虚、时和亦为沴则暗示了官府的无能与不作为,令人感到绝望。

整首诗情感浓烈,调动了读者的同情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和对民生困境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借富以贷贫”的描绘,反映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发出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凶,周波最急:江南的灾难严重,水流急促,暗示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2. 汉家使者识经权,矫制开仓输玉粒:汉朝的官员了解权宜之计,强行打开粮仓运送粮食,反映了官员的无奈和无能。
  3. 君不见曩岁沟魂海不及,至今冤作枯鱼泣:指过去的自然景象和如今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失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哀怨。
  4. 劝粜辞水旱阻尧汤,生民无罪岁:劝说人们在水旱困扰中出售粮食,表明生民并无过错,却仍受苦。
  5. 后代仓廪虚,时和亦为沴:后来的粮仓空虚,即使是好时节也变成了灾难,强调了民生困境的普遍性。
  6. 孰云富而哿,甚矣贫不继:质疑富裕是否带来快乐,指出贫穷的痛苦更加深重。
  7. 借富以贷贫,穷哉已非计:借助富裕来帮助贫穷,然而穷人已无计可施,反映了对传统救助方式的无力感。
  8. 况乃指廪间,夏楚劫以势:更何况在粮仓之间,历史上夏朝与楚国都曾以权势压迫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粮食比喻为“玉粒”,增强了其珍贵感。
  • 对仗:整首诗语言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结构,以增强情感的表达和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社会不公与民生困境展开,揭示了统治者的无能与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呼吁。通过对自然灾害与人间悲苦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富饶与美丽,但在诗中却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 周波:水流的急促,象征着灾难与不安定。
  • 玉粒:粮食,象征着财富和生存的基本保障。
  • 枯鱼:象征着绝望与无助,表现了民众的悲惨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急谣》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维桢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玉粒”指的是? A. 珍珠
    B. 粮食
    C. 水果

  3. 诗中反映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灾害
    B. 社会不公与民生困境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登高》(杜甫):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表达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周急谣》:两者都关注社会与自然,但前者更偏向于描绘自然之美,而后者则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控诉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代诗词鉴赏》
  • 《杨维桢研究》

以上内容为《周急谣》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十二首 其三 清平乐 清平乐 题渔父图 清平乐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八日曹荻秋副市长当选为上海市市长,赋此致贺 清平乐 送燕 清平乐·夕诣青龙潭汤池,适一粲者自池中出,华清初洗,春意焕然。戏成一阕赠之 清平乐 清平乐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呱呱叫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骈并 肉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驰结尾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包含蚍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究的成语 黄茅白苇 子字旁的字 沈荒 奇拔 形孤影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