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店民》

时间: 2025-05-02 19:04:56

诗句

贞元天子愎且疑,贞元朝廷先谏司。

吏格诏书虐征敛,天子九重殊未知。

穷冬猎骑新店下,老氓不识天颜威。

敢以刍荛动天听,不将瓜果徼私恩。

内相贽,外相泌,知无不言言不欺。

如何善言疾苦不如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4:56

原文展示

新店民
作者:杨维桢 〔元代〕

贞元天子愎且疑,
贞元朝廷先谏司。
吏格诏书虐征敛,
天子九重殊未知。
穷冬猎骑新店下,
老氓不识天颜威。
敢以刍荛动天听,
不将瓜果徼私恩。
内相贽,外相泌,
知无不言言不欺。
如何善言疾苦不如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贞元年间的天子对朝臣的劝谏感到怀疑和不满,贞元朝廷的谏官们先行劝谏。官吏依照诏书残酷地征收税赋,然而天子对此却毫无察觉。寒冬时节,猎骑在新店下经过,年迈的百姓对天子的威严毫无所知。谁敢用草木之事来影响天子的耳目,不敢借瓜果之物来图谋私利。朝内的相国与外面的使者,知无不言,言无不信。为什么说出疾苦的善言不如奇巧的言辞?

注释

字词注释:

  • 贞元:唐代的一个年号。
  • 愎且疑:愎,固执;疑,怀疑。
  • 吏格:官吏的行为规范。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诏令。
  • 穷冬:指寒冷的冬季。
  • 猎骑:猎人骑马。
  • 老氓:年老的百姓。
  • 天颜:天子的威严面容。
  • 刍荛:草木,指小事。
  • 私恩:个人的恩惠。
  • 内相贽,外相泌:内部的相国与外部的使者。

典故解析:

  • 贞元:唐代的贞元年间是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较为动荡。
  • 天子:指皇帝,代表最高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敏锐反思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

创作背景:
《新店民》写于元代,在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百姓的疾苦,表现出对朝廷的不满与对百姓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贞元时期的政治状况,展现了杨维桢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开篇以“贞元天子愎且疑”揭示了皇帝对谏言的不信任,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晦暗。接着,诗人用“吏格诏书虐征敛”描绘了官吏对百姓的压迫,显示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而在“穷冬猎骑新店下”一节中,诗人通过对寒冬猎骑场景的描绘,体现出百姓的无知与无助。老百姓在权威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甚至对天子的威严毫无知觉,形成了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悲剧感。

最后,诗中“如何善言疾苦不如奇”则表达了对真实苦难声音被掩盖的无奈,似乎在呼喊着对社会的反思与改变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贞元天子愎且疑:指皇帝对劝谏者不信任,表现朝廷的内忧。
  • 贞元朝廷先谏司:谏官先行劝谏,说明朝廷内有求真务实之人。
  • 吏格诏书虐征敛:官吏依照命令对百姓进行苛刻的征收。
  • 天子九重殊未知:皇帝对此一无所知,显示出官僚体系的失灵。
  • 穷冬猎骑新店下:描绘寒冬中的猎人,象征不安的民生。
  • 老氓不识天颜威:老百姓对皇权威严的无知,反映出社会的无知与无助。
  • 敢以刍荛动天听:敢于提出小事影响皇帝的判断,表现出对权力的挑战。
  • 不将瓜果徼私恩:不借小恩小惠来获取个人利益,展示了百姓的清白。
  • 内相贽,外相泌: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复杂,反映出权力的运作。
  • 知无不言言不欺:诚实的交流,展示出对真理的追求。
  • 如何善言疾苦不如奇:质疑善言的有效性,强调了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内相贽,外相泌”,表现了诗歌的工整与对称。
  • 比喻:将“刍荛”比作小事,反映出与天子利益相关的复杂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贞元年间政治的描绘,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与对腐败政权的批判。诗人以质朴的笔触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矛盾,表达了对真相的追求与对权威的不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子:象征权力与威严。
  • 老氓:象征无知的百姓。
  • 猎骑:象征动荡与不安。
  • 刍荛:象征小事与微不足道的干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贞元天子愎且疑”中“愎”的意思是: A. 依赖
    B. 固执
    C. 疑惑
    D. 疏忽

  2. 诗中描绘的“穷冬猎骑”是在描述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美好
    B. 对权力的讽刺与批判
    C. 自然的壮丽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新店民》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对当时社会的苦难和政治的腐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杨维桢的作品更加直接而尖锐,而杜甫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来引起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杨维桢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仙 病鹤 闻友人会裴明府县楼 彭蠡湖春望 泾州听张处士弹琴 献令狐相公,时相公郊坛行事回(一作赵嘏诗) 长安退将 赠别 舜城怀古 鲤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阜字旁的字 贴席 包含狱的成语 蓬荜增辉 赤字旁的字 有风方起浪 升仙 弃瑕录用 豆字旁的字 同心断金 疋字旁的字 包含峙的词语有哪些 倚免 巨细无遗 穷不失义 显道神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