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34
南歌子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
高河瑟瑟转金盘。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寻常岂是不婵娟。
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在中秋的夜晚,明月更加圆润,比起离别的夜晚更显得完美。
高高的河流如同金色的盘子在轻轻转动。
在三十六宫的深处,我卷起帘子向外观望。
芬芳的雾气使云发湿润,清澈的月光照在玉臂上令人感到寒意。
平常的夜晚怎能不如这般美丽动人?
吟咏赏玩,何必辞却这美好的夜晚,要让它在心中永存。
作者介绍:
晁端礼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细腻著称,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以月亮为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月亮的崇拜与赏析。
《南歌子》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幅中秋夜的美丽图景。开篇的“月到中秋夜”,首先引入了诗的主题,月亮在中秋时显得尤其圆润,象征着团圆与完美。而“高河瑟瑟转金盘”则用生动的比喻,将河水与金盘相比较,传达出月光下河水流动的柔美与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在宫中卷帘观月的情景,表现出对月光的向往与珍视。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句,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将夜晚的湿气与清辉的寒意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寒冷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眷恋,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提示人们要在生活中多加珍惜每一刻的美好。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逐句解析: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
高河瑟瑟转金盘。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寻常岂是不婵娟。
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中秋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团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中秋夜被称为哪一天?
诗中描述的“高河”与什么相比?
诗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描绘了哪种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