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20
上林春
作者:晁端礼
伊洛清波,嵩山秀色,共与皇家为瑞。
挺生异质,亲逢盛旦,簪缨旧传家世,
雁炉烟里,罩一段照人清气。
烂金章映紫绶,自是真官标致。
把朝廷缙绅屈指,有谁人似得,
多才多艺。片言悟主,封侯赐璧,
君王自为知己。暂来卧治,
况廊庙正多虚位。
看登庸,辅圣主万年康济。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清澈的波光和嵩山的秀丽景色,象征着与皇家一同享有的吉祥。诗人感慨自己的才华与家世显赫,能够在盛大的节日中亲自出席。雁炉的烟雾笼罩着清新的人气,金光闪烁的章纹和紫色的绶带,彰显了真正的官员的风采。朝廷中的文官如数家珍,谁能与我匹敌?我才华横溢,言语间就能让君主心生欢喜,获得封侯与玉璧,君王自会成为我的知己。我暂时来到这里治理国家,尤其是在这朝堂上还有很多虚位待填。看那些登上朝堂的官员,辅佐圣主,愿他万年安康。
晁端礼,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字子美。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之美,常表达出对朝政的关心与对理想官员的渴望。
《上林春》是在一个春日的游赏中所作,诗人借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诗中有对逢盛典的自豪感,也反映出对朝廷虚位的思考。
《上林春》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洛水和嵩山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官场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权力与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心。
诗中“瑞”字的使用,象征着吉祥的事情发生,与春天的生机勃勃相呼应;而“雁炉烟里”的意象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清新感,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金章与紫绶的对比,表现了官位的荣耀,同时也隐含着对理想官员的期待。诗人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君王的知己,暗示着他对政治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自信,强调了个人才华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诗人自信认为自己与君王的关系如何?
诗中提到的“虚位”指的是什么?
《春江花月夜》与《上林春》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后者则更多关注于政治与官场。两首诗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