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32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日青楼。
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应嫌衫袖前香冷,重傍金虬。
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
无缘无故地打破了桃源的梦,明天便要去青楼。
那如玉般的肌肤,娇嫩的花朵,怎能像云彩一样随意去留?
恐怕是嫌弃我衣袖上的香气已然冷却,又想依偎在金色的虬龙旁边。
手中的扇子轻唱着风流,遮住了我归来的时分满心的愁苦。
晏几道(约989年-1052年),字叔原,号阮亭,宋代词人,因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词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
《采桑子》创作于宋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青楼文化盛行。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美好爱情和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合个人的情感经历,对青楼女子的思念与忧愁,展现了对生命短暂和情感无常的感慨。
《采桑子》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充分展现了晏几道对爱情的细腻观察。整首词通过对桃源梦的破碎、青楼的期待以及对女子柔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诗人以“桃源梦”引入,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因现实的无情而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青楼生活。词中“玉腻花柔”生动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崇尚与渴望。
通过“行云易去留”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感情的脆弱与瞬息万变。接下来的“应嫌衫袖前香冷”,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生怕自己的情感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冷却。最后,“遮尽归时翠黛愁”一句,既是对归来的期待,又是对未来愁苦的预感,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一丝深深的忧伤与无奈。
全诗围绕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采桑子》的作者是?
“无端恼破桃源梦”中的“桃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青楼”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抒发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惆怅,但其风格更为细腻,语境上较晏几道更为温柔。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共通之处,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对比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