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20
鱼浦雄关势远吞,
左连巴僰石湘沅。
波涛不泄窥吴恨,
云雨谁伸梦楚冤。
阵列龙蛇图上见,
石成象马峡前蹲。
欲寻老杜题诗处,
日落烟寒野色昏。
在雄伟的鱼浦关口,气势如虹,远远地吞噬了四周的景色,左侧连接着巴、僰的山石,右侧是湘江和沅江。波涛汹涌不息,似乎在窥探着吴国的怨恨,云雨之间,谁又能为楚国的冤屈伸冤呢?阵列的山脉如龙蛇般蜿蜒,似乎在图上显现;那石头在峡口前仿佛变成了马,静静地蹲着。想要寻找老杜曾经的题诗之地,日落时分,烟雾弥漫,野外的景色变得昏暗而寒冷。
作者介绍:邵墩,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以清新明快的风格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邵墩游历夔门时,受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触动,表达对历史的思索与对自然的赞美。
《夔门晚泊》以鱼浦关的雄伟壮丽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情感。诗的开头以“鱼浦雄关势远吞”引入,展现出壮阔的地势,接着通过“左连巴僰石湘沅”描述了周围的山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波涛不泄窥吴恨,云雨谁伸梦楚冤”则将目光转向历史,表现出对吴国和楚国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仿佛在思考古代的恩怨情仇。
“阵列龙蛇图上见,石成象马峡前蹲”描绘了山脉的形态,生动形象。最后两句“欲寻老杜题诗处,日落烟寒野色昏”则表现出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与追寻,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历史的沉思,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对历史恩怨的思考,以及对前辈诗人杜甫的敬仰与追寻,情感深沉且丰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鱼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泊
B. 山脉
C. 关口
诗中“波涛不泄窥吴恨”中的“吴恨”指的是什么?
A. 个人恩怨
B. 历史仇恨
C. 自然灾害
诗中提到的“老杜”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