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53:24
示子遹
陆游
敢恨吾生後圣贤,
六经虽缺尚成编。
本来尧舜身亲见,
孰谓丘轲道不传?
妙理岂求逢掖外,
淳风宁在结绳前。
此身未死还堪勉,
更伴吾儿学数年。
我敢怨恨自己生在了圣贤之后,虽然《六经》有所缺失,但仍然能够成书。尧舜时代的人亲自见证,谁说孔丘和轲子的话不能传承?深奥的道理岂能只在门外寻求,淳朴的风气宁可在结绳记事的时代。此生未死,我还有余力,愿意再陪我的儿子学习几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志士。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自身历史地位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后代的期望。陆游身处南宋国力衰弱之际,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担忧。
《示子遹》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后代教育的期许。诗的开头,陆游表达了对生于圣贤之后的无奈与怨恨,尽管时代变迁,古代的智慧依然值得传承。诗中提到的“六经虽缺尚成编”,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体现了陆游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陆游用尧舜的典故,强调了古代贤明之治的重要,反驳了“道不传”的观点,表明智慧的传承并不受时代限制。诗中“淳风宁在结绳前”,则是对古朴文化的赞美,表现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作者寄予了对儿子的期望,尽管自己年事已高,仍愿意陪伴儿子学习,体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教育的责任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内外,达到了情感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既有对过去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担当。通过自身的反思,陆游展现了作为父亲对后代的关心和期望,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在诗中对生于圣贤之后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六经”指的是什么?
“淳风宁在结绳前”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