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11:38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门。
连山互苍翠,二水各清浑。
笛发孤烟戍,鸦归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终是忆王孙。
诗人手持拐杖,站在溪水边,迎着秋风,眺望着边塞的门口。连绵的山峦交错着苍翠,二条河流各自清澈而混浊。笛声在孤烟的戍楼上响起,乌鸦归巢时夕阳照耀着村庄。萋萋的芳草色,终究让我怀念王孙。
作者介绍: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诗人可能在某个边远的地方,看到了自然的美景与人们的生活,触发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即事》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诗人以“抱杖立溪口”,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接着,通过“迎秋看塞门”,诗人将视线投向边塞,象征着对遥远地方的思念。连绵的“连山互苍翠”,展现了自然的壮丽,而“二水各清浑”则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两条河流的不同状态,彰显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腻的观察力。
随着诗句的深入,笛声与归鸦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生活气息,笛音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戍楼的孤独与寂寞,而归鸦则象征着归家的温暖与人情味。最后一句“终是忆王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王孙”的怀念,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一种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塞门”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外面的世界
C. 乡村生活
D. 时光流逝
“抱杖立溪口”中,抱杖的诗人处于什么状态?
A. 年轻
B. 旅行
C. 反思与感慨
D. 忧伤
诗中描绘的“二水各清浑”是为了表现:
A. 自然的单一性
B. 人生的复杂性
C. 对水的喜爱
D. 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资料能帮助深入理解唐诗的魅力与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