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31
喜喻凫至
作者:姚合 〔唐代〕
欲出心还懒,闲吟绕寝床。
道书虫食尽,酒律客偷将。
愁至为多病,贫来减得狂。
见君何所似,如热得清凉。
我想要出去,却又懒得动弹,闲坐吟唱在床边。
道教经典被虫子啃吃殆尽,酒律被客人偷偷地拿走。
愁苦多了让我生病,贫穷让我失去理智。
见到你时你像什么呢,犹如酷热中得到了清凉。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道书”指道教经典,通常是指《道德经》等,虫食则暗示经典的破损,反映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失落。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字子云,生于公元730年,逝于795年。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擅长描写生活的点滴,情感细腻。姚合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反思。通过对道教经典的描述以及与朋友的相遇,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的愁苦与贫穷的感受。
《喜喻凫至》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姚合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欲出心还懒”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惆怅的心境。闲吟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懒散,而诗中提到的“道书虫食尽”则暗示了对精神追求的失落,反映了诗人在物质贫乏中精神的挣扎。
“酒律客偷将”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似乎在提醒读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并不总是那么美好。愁苦与贫穷成为了诗人的生活常态,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如热得清凉”则是整首诗的情感转折,诗人将见到朋友的愉悦与苦涩的生活经历相对比,带来一丝清新的慰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如热得清凉”)、拟人(虫食道书)、对仗(如“闲吟绕寝床”与“酒律客偷将”),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困扰与偶尔的快乐,展现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欲出心还懒”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兴奋
B. 懒惰
C. 快乐
“道书虫食尽”中的“虫”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与无奈
C. 朋友
诗的最后一句“如热得清凉”表达了什么?
A. 失望
B. 快乐与解脱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