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观雪偶成》

时间: 2025-08-05 00:35:32

诗句

凭阑观雪独徘徊,欲赋惭无咏絮才。

盐撒空中如可用,收藏聊与赠羹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0:35:32

原文展示:

观雪偶成
凭阑观雪独徘徊,
欲赋惭无咏絮才。
盐撒空中如可用,
收藏聊与赠羹梅。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倚着栏杆,观赏着纷飞的雪花,
想要写首诗,却因缺乏才能而感到羞愧。
如果能将雪花撒在空中,作为调料使用,
那么我就可以把这些雪花收藏,送给梅花做羹汤。

注释:

  • 凭阑:靠在栏杆上,表示一种悠闲的状态。
  • 观雪:看雪,描写冬季雪景。
  • 惭无:因为没有才华而感到羞愧。
  • 咏絮才:咏叹雪花的才能,指写雪的诗才。
  • 盐撒空中:比喻用雪花来调味,带有幽默的意味。
  • 赠羹梅:将雪花赠予梅花,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

典故解析:

“咏絮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形容写雪花的才华。梅花作为冬季的象征,常用以表达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120-约1180),宋代女诗人,以其婉约清丽的诗风著称。她的诗作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出女性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季,诗人独自一人,面对雪景,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却因才华不足而感到自惭形秽,表达了她对创作的渴望与对自身能力的反思。

诗歌鉴赏:

《观雪偶成》是一首充满冬日情趣的诗作。朱淑真通过“凭阑观雪”的意象,传达了她独处时的思索与感受。诗的开头,诗人立于栏杆之上,目睹雪花纷纷落下,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冬日画面。接着诗人表达了想要写诗的愿望,但因“惭无咏絮才”而感到羞愧,体现了她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自我怀疑。最后两句“盐撒空中如可用,收藏聊与赠羹梅”则表现了一种幽默的想象,将雪花比作调料,既显示了诗人的聪慧与机智,也暗含了对冬季自然的欣赏与喜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对美的感悟,又有对自身能力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在这片雪的世界中,朱淑真用她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情感与独立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凭阑观雪独徘徊: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凝视雪花,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沉思的状态。
  2. 欲赋惭无咏絮才:诗人想写首诗来表达对雪的欣赏,却因才华不足而感到惭愧,表现出自我怀疑。
  3. 盐撒空中如可用:诗人幻想如果能将雪花撒在空中做调料,显示了她的幽默与独特的想象力。
  4. 收藏聊与赠羹梅:她希望将雪花收藏,赠予梅花,体现出对自然的深情与对梅花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盐,表现出诗人的幽默感与想象力。
  • 拟人:通过“赠羹梅”的方式,赋予自然物以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雪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产生的艺术灵感与自我怀疑。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与美好,是冬季的代表。
  2.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以表达诗人的志向与品格。
  3. :比喻调味,暗示对生活的调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淑真的《观雪偶成》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冬天的雪
    • C. 夏天的雨
  2. 诗中“惭无咏絮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自信
    • B. 羞愧
    •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盐撒空中如可用”表达了什么?

    • A. 对雪花的赞美
    • B. 对生活的调侃
    • C. 对自然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朱淑真与李清照都是宋代杰出的女诗人,两人作品均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朱淑真的《观雪偶成》更多地表现了对冬季雪景的欣赏与自我反思,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女诗人研究》
  • 《朱淑真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酒语联句各分一字 游荆溪 秋日与诸公文会天 僧房避暑 夏日纳凉 九日登高 晦日宴游 宿法华寺 送李端(一作卢纶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包含炜的词语有哪些 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坏人心术 无字旁的字 草蛇灰线 胸襟 矛字旁的字 负薪之疾 休声美誉 诸位 京味 三框儿的字 鬯字旁的字 雁过拔毛 掩恶溢美 阿萨姆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