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6:40
卧龙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角莹纤琼鳞粲金,拥珠闲卧紫渊深。
时来天地云雷举,起作人间救旱霖。
这首诗描写了一条美丽的龙,身上闪烁着如同琼瑶般的鳞片,金光闪闪,悠闲地卧在深邃的紫色海洋中。当时机来临,天地间的云雷翻滚,它便升起,带来人间所需的甘霖,解救旱灾。
典故解析:
“卧龙”是古代对龙的美好象征,代表着权力与神秘。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能够呼风唤雨的神兽,适时降雨便能为人间带来丰收与希望。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5年),字子真,号易园,南宋女性诗人,擅长词,尤其以情词见长。其作品多表达女性的情感与思考,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旱灾频发的背景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卧龙》通过描绘龙的形象,表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诗的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的美丽,角上闪烁的光芒、金色的鳞片,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气质。龙的身姿在紫色的海洋中显得悠闲而自在,仿佛在等待时机的降临。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当时机来临,天地间云雷翻滚,龙便会起身带来甘霖,拯救那些因干旱而苦苦挣扎的人们。这里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命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力的呼唤,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细腻的观察力。通过龙的意象,诗人将天与地、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人们内心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龙的形象表达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与对人间生存的关切,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角莹”意指什么?
A. 鳞片的颜色
B. 光芒闪耀的角
C. 龙的形态
“时来天地云雷举”中“举”的意思是:
A. 举起
B. 上升
C. 引起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哪种自然现象的期待?
A. 风
B. 雨
C. 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朱淑真的《卧龙》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但《卧龙》更侧重于龙作为自然的象征,而《登鹳雀楼》则通过景观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这首古诗《卧龙》,领会其内在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