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28:29
潇潇风雨暗残秋,
忍见黄生满径幽。
恰似楚人情太苦,
年年对景倍添愁。
潇潇的风雨中,暗示着秋天的残留,我不忍心看到满地的黄叶,幽静的道路上铺满了它们。就像楚国的人们,情感太过苦涩,每年对着这样的景象,愁苦的心情更加加重。
朱淑真(生年不详-约1200年),字梦阮,号玉溪,南宋时期著名女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景物为主。她的诗词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暮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身处逆境,心中常有愁苦与思念。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及对往昔的怀念。
朱淑真的《暮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中的“潇潇风雨”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诗的开头便通过细雨与残秋构建了沉郁的氛围,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接着“黄生满径幽”直观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索,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伤感。
“恰似楚人情太苦”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楚国因其历史故事常与悲情相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一句“年年对景倍添愁”揭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愁苦的加重,似乎无论如何,面对秋天的景象,愁苦始终伴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柔和的笔调,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悟及对人生的哲思,令人感到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哲思,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深沉的哀愁与思念。
诗中“潇潇”形容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风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楚人”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悲苦
C. 忧愁
答案:B
诗人的情感倾向是什么?
A. 欢快
B. 悲伤
C. 中性
答案:B
比较朱淑真的《暮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但朱淑真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情感的内省,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个人情感的直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