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时间: 2025-08-10 01:52:12

诗句

少年虽婚宦,淡然本无欲。

婆娑三亩园,自叹不啻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52:12

原文展示:

少年虽婚宦,淡然本无欲。婆娑三亩园,自叹不啻足。

白话文翻译:

即使年轻时已经婚娶,身居高位,但内心却依然淡然自若,没有过多的欲望。在这三亩的小园中,我自我感叹,生活其实已经足够满足。

注释:

  • 少年:年轻人,指作者年轻时的状态。
  • 婚宦:婚姻和官宦,指成家立业,拥有社会地位。
  • 淡然:心情平静,毫无欲望。
  • 婆娑: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常用来描绘风中的动感。
  • 三亩园:形容小而精致的园子,代表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状态。
  • 自叹:自我感叹,表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 不啻足:不止于此,强调生活的满足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常见于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和淡泊名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但仍坚持为国效力,并在诗歌中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政治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他选择在田园中享受简单的快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拼搏的反思。虽然身处官场,拥有家庭,陆游却并不被名利所驱使,反而选择一种淡然自若的生活态度。他在“三亩园”中自得其乐,体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自叹不啻足”更是道出一种满足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经历了许多风雨后,陆游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表达了年轻时的婚姻和官宦生活,但内心却是淡泊无欲的态度。
    • 第三、四句:转而描写自己的小园,表明在这片小天地中自我感叹,感到生活的满足。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状态比作园中景象,寓意深远。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探讨了淡泊名利和珍惜当下生活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少年:象征年轻的理想与抱负。
  • 婚宦:指代社会地位和责任。
  • 三亩园:象征简单、宁静和心灵的归宿。
  • 婆娑:自然的动感,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虽婚宦”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渴望权力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淡泊无欲
    • D. 依赖家庭
  2. “三亩园”象征着?

    • A. 大城市的繁华
    • B. 简单而满足的生活
    • C. 官场的复杂
    • D. 远大的理想

答案:1. C;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诗与陶渊明的诗都有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但陆游更多地反映出对人生历程的感悟,而陶渊明则更突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寄永嘉太守赵茂实 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 其二 衡阳舟中 朱子昂司户登滕王阁 道傍馆 寄复斋陈寺丞二首 其二 会心 题渝江萧氏园亭 其二 栗斋巩仲至以元结文集为韵 林伯仁话别二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偷开头的成语 艸字旁的字 戒行 忧能伤人 芥纳须弥 跳门限 反文旁的字 移形换步 马前泼水 无远不届 津垫 亠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包含屎的词语有哪些 平居 先字旁的字 僫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