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46
谢安才业自超群,
误长清谈助世纷。
秦晋区区等亡国,
可能王衍胜商君。
谢安的才华和事业本是出类拔萃的,
却因长于清谈而使世事纷扰。
秦晋的那些小国等同于亡国,
王衍的才能或许胜过商君。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其文学作品以诗、文、词均有突出成就,尤其以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政治改革的时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思潮变革的时期。诗中反映了王安石对当时清谈风气的批判,以及对实用主义的推崇。
此诗通过对谢安的描绘,反映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谢安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才华和业绩本应令他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因过于注重清谈,引发了对他政治作为的质疑。诗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谢安的“超群”与“误长清谈”的矛盾,揭示了在权力和治理中,仅凭口才而不付诸实践的局限性。
接下来的两句则更为深刻,借用秦晋的历史教训,表明在政治治理中,实际的政策与措施远比口头的辩论和清谈重要。王衍虽有才华,但与商鞅的治国之道相比,显得不够实用。整首诗在揭示人才与治理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表达了王安石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实用主义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王安石对“清谈”风气的批判,强调实际治理的重要性,鼓励务实的政治理念。
诗词测试:
谢安在诗中被称赞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王衍的特点是什么?
“秦晋区区等亡国”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