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谢安》

时间: 2025-07-31 05:46:33

诗句

谢安才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

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5:46:33

原文展示:

谢安才业自超群,
误长清谈助世纷。
秦晋区区等亡国,
可能王衍胜商君。

白话文翻译:

谢安的才华和事业本是出类拔萃的,
却因长于清谈而使世事纷扰。
秦晋的那些小国等同于亡国,
王衍的才能或许胜过商君。

注释:

  • 谢安: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品德高尚、才华出众著称。
  • 清谈:指纯粹的讨论和辩论,通常不涉及实质性的政治事务。
  • 秦晋:古代中国的两个小国,代表着历史上的亡国之例。
  • 王衍:指王弼和王衍,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人物,王衍以清谈著称。
  • 商君:指商鞅,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以严酷的法治闻名。

典故解析:

  • 秦晋:秦国和晋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国家,因其策略和政策的失败最终走向灭亡,反映出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 王衍商君的对比:王衍以清谈著称,但商鞅则是以变法治国闻名,诗中暗示了清谈与实际治理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其文学作品以诗、文、词均有突出成就,尤其以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政治改革的时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思潮变革的时期。诗中反映了王安石对当时清谈风气的批判,以及对实用主义的推崇。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谢安的描绘,反映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谢安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才华和业绩本应令他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因过于注重清谈,引发了对他政治作为的质疑。诗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谢安的“超群”与“误长清谈”的矛盾,揭示了在权力和治理中,仅凭口才而不付诸实践的局限性。

接下来的两句则更为深刻,借用秦晋的历史教训,表明在政治治理中,实际的政策与措施远比口头的辩论和清谈重要。王衍虽有才华,但与商鞅的治国之道相比,显得不够实用。整首诗在揭示人才与治理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表达了王安石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实用主义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谢安才业自超群:赞美谢安的才华与成就。
    • 误长清谈助世纷:批评其过于依赖清谈,导致世事纷扰。
    • 秦晋区区等亡国:以秦晋的例子说明小国的命运。
    • 可能王衍胜商君:提出王衍若与商君相比,实用性更强的可能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谢安、王衍和商君的对比,突显出人才与治理的关系。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与事件,使诗句更具说服力与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王安石对“清谈”风气的批判,强调实际治理的重要性,鼓励务实的政治理念。

意象分析:

  • 清谈:象征着空谈与无用的政治行为,反映出对表面华丽而缺乏实质的批评。
  • 亡国:警示着对治理不善的后果,突出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 才华:代表着个人能力与成就,但需与实务结合才能发挥真正作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谢安在诗中被称赞的是什么?

    • A. 清谈技巧
    • B. 才华与成就
    • C. 政治理念
  2. 诗中提到的王衍的特点是什么?

    • A. 政治改革家
    • B. 长于清谈
    • C. 武力强大
  3. “秦晋区区等亡国”意指什么?

    • A. 小国的命运
    • B. 大国的繁荣
    • C. 战争的频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的对比:王安石强调实用与治理,杜甫则更关注百姓的苦难与社会现实,两者在历史背景和关注点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安石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亭怨 秋风 长亭怨 帆 长亭怨 舟中与笛楼从叔联句 长亭怨四首 其四 长亭怨四首 其三 长亭怨四首 其二 长亭怨四首 其一 长亭怨 用越缦韵 长亭怨慢 酒醒见月 长亭怨慢 洞庭先生以所存先师钝安先生诗札手迹数纸见示,盖劫余之遗也。属为题词,怆然赋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炊琼爇桂 庸保 支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枣华 心劳计绌 胙土 包含铸的成语 债户 岁开头的成语 酉字旁的字 咏雪之慧 摧朽拉枯 叱石成羊 山字旁的字 行不及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