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叔父思亭原韵》

时间: 2025-05-06 02:27:31

诗句

每从月朔涉芳园,雨露凄其对此轩。

鸟绕深枝啼不定,梦依修竹泪偏翻。

居遥曾莫馀三里,音隔那当是九原。

共被贻谋犹未振,门庭偏愧雀罗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31

原文展示

每从月朔涉芳园,
雨露凄其对此轩。
鸟绕深枝啼不定,
梦依修竹泪偏翻。
居遥曾莫馀三里,
音隔那当是九原。
共被贻谋犹未振,
门庭偏愧雀罗喧。

白话文翻译

每当新月之初,我漫步于芳香的园中,
雨露湿润,令人感到凄凉对着这轩窗。
鸟儿在深枝间啼叫,声音时隐时现,
梦中依偎在修竹下,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
我与远方的你相隔三里,
音信隔绝,仿佛是距离九原(指遥远的地方)。
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谋划仍未实现,
我在门庭前感到愧疚,像那喧闹的雀鸟。

注释

  • 月朔:指每月的初一。
  • 芳园:花香四溢的园子。
  • 雨露凄:雨露的滋润让人感到凄凉。
  • 九原:古代指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距离的遥远。
  • 贻谋:指共同的计划或理想。
  • 雀罗:指鸟雀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奕茂,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淡雅。他的作品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慨与思索,表现了对亲友的思念及对理想未遂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月朔”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描述了雨露湿润的芳园,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鸟鸣与梦境中的泪水交织,表现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不安。后半部分则通过“居遥”和“音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令人感到失落。最后一句“门庭偏愧雀罗喧”则通过喧闹的鸟鸣来映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愧疚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从月朔涉芳园:每当新月初始,我走进芳香的花园。
  2. 雨露凄其对此轩:雨露的滋润让我在这窗前感到凄凉。
  3. 鸟绕深枝啼不定:鸟儿在深树间飞舞,叫声时断时续。
  4. 梦依修竹泪偏翻:梦中我依偎在修竹旁,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5. 居遥曾莫馀三里:我与远方的你相隔三里。
  6. 音隔那当是九原:音信隔绝,仿佛是距离遥远的九原。
  7. 共被贻谋犹未振:我们共同的理想仍未实现。
  8. 门庭偏愧雀罗喧:我在门前感到愧疚,像那喧闹的雀鸟。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鸟绕深枝”展现鸟儿的灵动,“梦依修竹”赋予梦境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象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惆怅,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距离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朔:象征新生与希望。
  • 芳园:代表美好与自然。
  • :象征自由与灵动。
  • 修竹:象征坚韧与宁静。
  • 泪水:代表思念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朔”指的是哪个时间?

    • A) 每月的初一
    • B) 每月的最后一天
    • C) 每年的元旦
    • D) 每年的中秋
  2. 诗人所感到的“愧”主要是因为:

    • A) 理想未能实现
    • B) 与自然的距离
    • C) 对友人的冷漠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每月的初一
  2. A) 理想未能实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然而其意境更加直白,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奕茂的《次叔父思亭原韵》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细腻而深远的情感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李奕茂及其诗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听隐士琴 次陈殿院游洞霄 观潮 其二 观潮 其一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和章枢密西斋 还乡有感 秋暑喜雨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覆巢无完卵 诋毁 价廉物美 显用 穴宝盖的字 幾字旁的字 通括 骨字旁的字 刖趾适屦 亠字旁的字 路转峰回 治国安民 包含右的词语有哪些 凤友鸾谐 愧结尾的成语 独木不林 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