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2:50
野寺已黄昏,高轩辱过门。 交游夫岂乏,情义独能敦。 我已家声愧,君今风气存。 一官何未试,多鸡亦成屯。 诗本吾家事,经从达者论。 明知有传受,未易测渊源。 近访湖边宅,犹余涨水痕。 如闻江上郡,欲觅隐居园。 邂逅空题句,飘零难具言。 折梅无以赠,三嗅鬓霜繁。
黄昏时分,野外的寺庙显得格外寂静,您的高贵车驾屈尊来到我的门前。 我们的交往并不缺乏,但您对情义的重视尤为深厚。 我为自己的家族声誉感到惭愧,而您却保持着良好的风气。 您尚未尝试担任官职,却已经面临许多困难。 写诗是我家族的传统,经过智者的讨论。 明知有传承和接受,但难以探究其深远的根源。 最近访问湖边的住宅,还留有涨水的痕迹。 听说您在江边的郡县,想要寻找一个隐居的园地。 偶然相遇,只能空留下题诗,飘零的情感难以言表。 无法折梅相赠,只能三次嗅闻,感受鬓边的霜花。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写给黄子耕的,表达了对黄子耕的敬重和友情。诗中透露出对黄子耕未曾担任官职却面临困难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家族声誉的愧疚。
这首诗通过对黄昏野寺、高贵车驾、湖边住宅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中“情义独能敦”一句,凸显了作者对黄子耕情义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身的情感世界。诗的结尾“折梅无以赠,三嗅鬓霜繁”,以折梅相赠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黄子耕的深情厚意,以及无法言说的飘零之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子耕的敬重和友情,以及对自己家族声誉的愧疚。诗中透露出对黄子耕未曾担任官职却面临困难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家族声誉的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轩辱过门”中的“高轩”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房屋 B. 高贵的车驾 C. 高贵的客人 D. 高大的树木
诗中“情义独能敦”表达了什么? A. 对黄子耕的敬重 B. 对黄子耕情义的重视 C. 对黄子耕的同情 D. 对黄子耕的愧疚
诗中“折梅无以赠”表达了什么? A. 无法折梅相赠 B. 无法言说的飘零之感 C. 对黄子耕的深情厚意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