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6:2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22:42
一枝春 岁除感怀
作者:张慎仪〔清代〕
壮不如人,算轮囷肝胆都成孤负。
今垂耄矣,过去韶光难又。
迎春饯腊,只听得青毡依旧。
但将一缕缕心情,寄与断霞髡柳。
我同浪仙比瘦。
甚千山万水,客游已彀。
幡然归隐,吟守一灯红豆。
年年诗祭,倘窃取诗名不朽。
还是怕莫遇昌黎,愿能偿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提到自己不如别人,感到内心的孤独和遗憾。如今已年老,往昔的青春难以再现。迎接春天和送别腊月,只能听见青毡的声音依旧存在。将心中一点一滴的情感寄托在那断霞和修剪过的柳树上。自己和浪仙相比,显得更加瘦弱。虽然经历了千山万水的游历,但归来后却选择隐居,只守着一盏点燃的红豆。每年都为诗歌进行祭奠,若能因此而获得不朽的名声,也希望能遇到昌黎(苏轼),不知是否能够实现。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词创作见长,作品多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岁末年初,作者在这个时刻反思过去,感慨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的执着。
张慎仪的《一枝春 岁除感怀》以抒情为主,深入探讨了个人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诗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年华老去时的无奈与感伤。开篇的“壮不如人”直接切入主题,传达出一种自我否定的情感。在面对青春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时,诗人不由得感到孤独与失落。而“迎春饯腊”则将时间的流动与自然的变化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通过“青毡依旧”的描写,诗人流露出对生活中某些恒常事物的依恋,尽管内心情绪复杂,但生活的某种常态仍在继续。接下来的“寄与断霞髡柳”,则展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寄托与渴望,表达了他希望能将内心情感寄托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诗人通过“年年诗祭”的意象,展现出对艺术与名声的追求,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整首诗在语言上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态度是:
A. 轻松面对
B. 感到惋惜
C. 无所谓
D. 期待未来
“迎春饯腊”中的“腊”指的是:
A. 春天
B. 冬天
C. 夏天
D. 秋天
诗人希望将情感寄托于:
A. 诗歌
B. 自然
C. 人生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