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思寄梦得乐天》

时间: 2025-05-02 15:06:58

诗句

花满中庭酒满樽,平明独坐到黄昏。

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6:58

原文展示:

花满中庭酒满樽,平明独坐到黄昏。 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鲜花盛开,酒杯里满是美酒,我独自坐着从清晨直到黄昏。 春天来了,我的诗思飘向何方?它飞越函谷关,进入了鼎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庭:庭院之中。
  • 平明:清晨。
  • 函关:函谷关,古代重要的关隘。
  • 鼎门:古代洛阳的南门,这里可能指代都城。

典故解析:

  • 函关:古代军事要塞,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重要地点。
  • 鼎门:洛阳的南门,古代文人常以鼎门指代都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梦得,号乐天,与白居易、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情。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独坐时,感慨诗思飘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令狐楚独坐庭院,饮酒作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诗思的追寻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庭院为背景,通过“花满中庭酒满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独自坐着从清晨到黄昏,这种长时间的独坐,反映了他内心的沉思和对诗歌创作的专注。后两句“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思的追寻,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诗中的“函关”和“鼎门”不仅是地理上的地点,也象征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寄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远方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花满中庭酒满樽”,描绘了庭院中鲜花盛开,酒杯里满是美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 第二句“平明独坐到黄昏”,表达了诗人从清晨到黄昏的长时间独坐,反映了他内心的沉思和对诗歌创作的专注。
  • 第三句“春来诗思偏何处”,提出了春天来了,诗思飘向何方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诗思的追寻。
  • 第四句“飞过函关入鼎门”,以“函关”和“鼎门”象征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飞过函关入鼎门”中的“飞”字,比喻诗思的飘渺和迅速。
  • 象征:“函关”和“鼎门”象征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远方的憧憬,通过春天的庭院景象和诗思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对诗歌创作的专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酒:象征诗人的情感和创作灵感。
  • 函关:象征远方的追求和心灵的寄托。
  • 鼎门:象征都城和文化的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函关”是指哪个古代关隘? A. 山海关 B. 函谷关 C. 嘉峪关 答案:B

  2. 诗中的“鼎门”是指哪个城市的南门?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答案:B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喜悦 C. 憧憬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刘禹锡的《陋室铭》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与令狐楚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鹊踏枝 鹊踏枝 柳 鹊踏枝 其十四 鹊踏枝 其十三 鹊踏枝 其十二 鹊踏枝 其十一 鹊踏枝 其十 鹊踏枝 其九 鹊踏枝 其八 鹊踏枝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文地理 充位 捉开头的成语 残废 蛇蟠蚓结 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蔓草荒烟 反犬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狗肉上不了筵席 根穷底究 心高于天 丨字旁的字 蹭坐 提土旁的字 协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