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23
送唐中丞抚蜀
作者:韩邦奇
圣主忧三蜀,中丞宪府开。
西南全胜地,经济出群才。
节钺辞枫陛,风霜动柏台。
鹭车应早发,闻有御中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唐中丞即将前往四川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朝廷对四川的忧虑日益加重,而中丞是宪府的重要官员,正是要去处理这一重要任务。四川地势险要,人才济济,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中丞在离开时,辞别皇帝,风霜已开始影响到他所要去的地方。诗的最后提到,应该早早启程,因为已经听到皇帝的催促。
作者介绍:韩邦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工于诗词,善于描绘时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正值国家对边疆和地方治理的重视,诗人以送别的形式表达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了诗人对唐中丞的钦佩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蜀地未来的关心。开篇以“圣主忧三蜀”引入,直接指出国家的危机感,体现出诗人对政治形势的敏锐洞察。紧接着“中丞宪府开”,将中丞的使命和责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西南全胜地,经济出群才”则强调了四川的重要性和人才的聚集。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当前局势的忧虑。最后的“闻有御中催”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中丞能否顺利完成使命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注与对即将离去的中丞的祝福,表达出对蜀地未来的期待和对官员责任感的肯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蜀”指的是哪些地方?
“节钺辞枫陛”中的“节钺”代表什么?
诗中“闻有御中催”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别》中,同样表达了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描写,但王维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体验,而韩邦奇则强调国家事务与责任感。这两首诗都展现了送别的主题,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