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6:28
过重萝山留别主人丁平之
作者: 刘翼明 〔清代〕
桃源有路问羲皇,
题遍伊人薜荔墙。
弘景原非松不梦,
辋川本以画为庄。
秋光到树红千叶,
水气浮山绿一行。
有客何来逢细雨,
重阳连日作高阳。
在桃源的道路上,我向羲皇询问,
在薜荔的墙上题写了无数的女子名。
弘景不再是梦中的松树,
辋川本是以画作田庄。
秋天的光辉照耀着树木,红叶如千点,
水气在山间漂浮,映衬出一行绿色。
不知何方的客人来访,正逢细雨绵绵,
重阳节的连日晴天,正如高阳一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翼明,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翼明与友人丁平之分别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过重萝山留别主人丁平之》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全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尤其在描绘秋天的景色时,诗人运用“秋光到树红千叶”这样的句子,展现了秋日的色彩斑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桃源”不仅是一个象征理想境界的意象,更是对友人聚会时光的美好回忆。正如“有客何来逢细雨”,细雨中的相聚更显得温柔而亲切。重阳节的意象则为整首诗增添了时间的厚重感,象征着团聚与长久。
刘翼明的用词考究,意象丰富,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不仅是对别离的惋惜,更是对人生美好瞬间的铭记。通过优美的山水景致,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秋光到树红千叶”中,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静谧与孤独,而刘翼明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谊的珍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