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22:35:13

诗句

燕子人亡三百秋,捲帘那复似扬州。

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5:13

原文展示:

燕子人亡三百秋,捲帘那复似扬州。
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

白话文翻译:

燕子已经离去三百个秋天,卷起帘子再也无法想起扬州的情景。
即使西行未必能胜过这里,我只能空吟崔徽在白楼上的歌曲。

注释:

  1. 燕子:指燕子鸟,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旧时光的回忆。
  2. 人亡:指人去世,暗示失去或离别的痛苦。
  3. 三百秋:三百个秋天,形容时间的久远。
  4. 捲帘:卷起窗帘,象征抑制或遮挡内心的情感。
  5. 扬州:古代繁华的城市,这里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6. 西行:指往西方行走,可能暗示未来的旅途或追寻。
  7. 崔徽:唐代诗人,代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8. 白楼:可能指美丽的楼阁,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意境深邃,情感真切。诗人通过燕子的离去,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燕子本是春天的象征,而人亡则暗示着生命的终结,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在回忆中感到无奈,卷起的帘子仿佛遮住了心中对扬州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一份深沉的失落。

“西行未必能胜此”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虽然向往西方的美好,但他知道这样的追寻未必能收获同样的情感。最后一句“空唱崔徽上白楼”,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以感伤为主,透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子人亡三百秋:燕子已离去三百个秋天,表现时间的流逝与失去。
  2. 捲帘那复似扬州:卷起窗帘再也无法想起扬州,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
  3. 西行未必能胜此:即使西行,未必能够超过这里的情感,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
  4. 空唱崔徽上白楼:只能空吟崔徽的歌,显示出诗人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象征着春天和希望,表现了时光的流逝。
  • 对仗:诗中形成了对称的结构,使整首诗更加和谐。
  • 拟人:通过“卷帘”表现出情感的抑制,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反映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燕子:象征春天与旧时光。
  2. 扬州:代表繁华与美好回忆。
  3. 白楼:象征理想与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2. 填空题:诗人通过“卷帘”来表达对____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中“西行未必能胜此”表达了对未来的确定性。 (对/错)

答案:

  1. A
  2. 逝去的美好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和赵郎中见戏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苏轼更强调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对孤独的接受。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和泉伯幽思韵二首 端午帖子九首 题客舍 沁园春(早春) 小雨看海棠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和郑国器六首 人伦僧求字 瑞鹤仙(贵妃生辰) 送春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日出 表情见意 亲知把臂 鹏游蝶梦 族夏 包含绝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嘉宴 包含究的成语 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体熊腰 心惊胆碎 峄阳 羽字旁的字 轻裘肥马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