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4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18
乐天早退今安有,
摩诘长闲古亦无。
五亩自栽池上竹,
十年空看辋川图。
近闻陶令开三径,
应许扬雄寄一区。
晚岁与君同活计,
如云牲鸭散平湖。
乐天早退的日子如今还剩下多少?
摩诘(王维)悠然自得的古道也已不再。
我在池边自栽的五亩竹子,
十年来却只是空看辋川的画图。
最近听说陶渊明开辟了三条小径,
或许能够寄托于扬雄的一个区域。
晚年我与你共享这一生活方式,
就像云彩和散落的鸭子漂浮在平湖上。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过往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陶渊明和王维,都是追求隐居生活的典范,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便以“乐天早退”引入,既是对陶渊明的追忆,也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反思。“摩诘长闲古亦无”中,摩诘(王维)作为隐逸诗人的代表,其生活的悠然自得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与对往昔理想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诗人自栽的竹子与辋川图,表达了他虽然在追求隐逸生活,然而十年来却只是空看山水画,未能实现真正的隐居理想。“近闻陶令开三径”提到陶渊明开辟的小径,象征着归隐的生活方式,暗示着诗人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最后两句“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牲鸭散平湖”则是对友人共度晚年的美好愿景,生动地描绘了宁静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苏轼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心态。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乐天”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王维
B. 陶渊明
C. 苏轼
D. 白居易
“摩诘长闲古亦无”中的“摩诘”指的是哪个诗人?
A. 陶渊明
B. 王维
C. 杜甫
D. 李白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理想?
A. 追求功名
B. 隐居田园
C. 游历四方
D. 追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