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48
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
在青琐门担任官职,远远望着皇宫的凤凰池。谁说我们相隔遥远?情感的交流被阻隔了。岱山充满了灵异,沂水孕育了许多英才。展翅高飞,凌驾于北海之上,振翅飞出南皮。遇到圣明的君主后,来到桐树枝上栖息。竹花茂盛,桐叶繁茂。这里既可以栖息又可以觅食,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岂不知鹪鹩只需一粒食物就足够了。
作者介绍:范云(451-503),字彦龙,南朝宋、齐、梁时期文学家,擅长诗歌和骈文。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范云赠给王中书的,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摄官青琐闼”和“遥望凤皇池”描绘了作者在官场的身份和内心的向往。“岱山饶灵异”和“沂水富英奇”则象征了作者对灵异和英才的向往。“逸翮凌北海”和“抟飞出南皮”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高飞的渴望。“遭逢圣明后”和“来栖桐树枝”则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最后,“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足常乐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凤皇池”象征什么? A. 皇权 B. 高洁之地 C. 灵异之地 D. 英才辈出之地
诗中“岱山”象征什么? A. 皇权 B. 高洁之地 C. 灵异之地 D. 英才辈出之地
诗中“鹪鹩者”象征什么? A. 皇权 B. 高洁之地 C. 灵异之地 D. 知足常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