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21
小池二首
白居易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白昼感到疲倦,而在傍晚时分则喜欢小池的清凉。映照在水中的林景渐渐消失,靠近水边却感到微微的凉意。坐在这里摇着蒲葵扇,随意吟唱几句。心中所思并不在于宏伟壮丽,而在于这清澈的小池。荷花旁边滴落的清露,水面上漂浮的浮萍间可以看到游动的小鱼。每次坐在这里,我都想起了归隐的青溪居所。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清丽景色的热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白居易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他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宁静的追求。
白居易在《小池二首》中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池景象,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自然情怀。诗的开头便引入了环境的对比:白天的疲倦与傍晚的清凉,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舒适,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通过“映”和“近”两个动作,展示了小池与周围环境的亲密关系,水面的倒影和凉爽的水流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坐下摇扇,吟唱间的闲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中提到的“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描绘了细腻的自然景象,荷花边的清露和浮萍间游动的小鱼,都是生动的自然细节,展示了生命的活力。最后一句“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诗人白天感到什么?
诗人晚上喜欢什么?
诗人每次坐在小池边都想起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