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2:37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扑地花一作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在靖安宅的窗前,垂柳轻摇;
在望驿台前,满地的花儿绽放。
满地的花儿,也可以说是铺地的花,
两个地方的春光,竟然在同一天里都已逝去,
居住的人思念远方的客人,而客人也思念着家乡。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平易近人著称,常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涉及生活的细节和社会现象。白居易在仕途上曾历任多职,晚年隐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望驿台》是白居易在安居时写的,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因朝廷政治动荡,许多文人都怀有离愁别绪,这首诗恰恰反映了这种情感。
《望驿台》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窗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描写“当窗柳”和“扑地花”,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柳树的柔美和花朵的绚烂,映衬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
然而,随着“两处春光同日尽”的出现,诗歌的情感迅速转向,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惆怅。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更在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居人思客客思家”则将个人情感与普遍人性结合,彰显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诗的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再加上白居易一贯的平易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具魅力。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思念之情与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白居易反映了生活中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性化的共鸣。
诗中提到的“靖安宅”指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诗人的居所
C. 诗人的学校
D. 诗人的朋友家
诗中“居人思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朋友
B. 对春天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的“扑地花”可以理解为:
A. 地上的花朵
B. 空中的花瓣
C. 流动的花香
D. 盛开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