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29
门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涧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覆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向,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居然抱慈孝,根底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欣欣。
郓州张公艺,九恣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同家主。
似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公直,鞠养诸孤遗。
鸜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壤,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左犭右然)兽,死不相弃离。
暾蝎与蛟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州。
母因殍饿死,世□何悠悠。
光禄□李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於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岩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训儿孙。
积善与仁孝,可以立于身。
我愿移此竹,栽於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我薪。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29
慈竹
作者:黄庭坚 〔宋代〕
门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涧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覆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向,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居然抱慈孝,根底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欣欣。
郓州张公艺,九恣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同家主。
似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公直,鞠养诸孤遗。
鸜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壤,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左犭右然兽,死不相弃离。
暾蝎与蛟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州。
母因殍饿死,世何悠悠。
光禄李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於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岩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训儿孙。
积善与仁孝,可以立于身。
我愿移此竹,栽於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我薪。
这首诗写道:门前有什么灵物呢?是叫做“慈竹”的竹子。它在小溪的几步之距处,茂密地生长着数十根竹茎。长竹茎覆盖着短竹茎,枝叶并不显得特别繁茂。去年长出的竹笋,到了今年又再次生长。高低竹子相依,仿佛展现着长幼之间的情感。孝子侍奉父亲,顺孙跟随祖辈,真是秉承了慈孝的精神,这都是天意使然。我听说唐代的人,孝行是常常被称赞的。在郓州的张公艺,九个儿子都在同一屋檐下。大帝听闻他的名字,特意降下恩赐来表彰。冯宿在小时候,跟随父亲去祖坟。父子相依相随,像灵芝一样在春天生长。北海的吕元简,四世同堂,像牛羊一样,异母的兄弟也共同哺育。虞乡的董公直,抚养孤儿,像鸜鹆与乌鸦一样,共同筑巢。孝道在天地之间,连鸟兽都顺应其时。听说猓左犭右的兽,死也不离弃。暾蝎和蛟鱼,母子之间长久相随。兽有面,人有心,这种兽确实存在,但若人有兽心,那人就值得可悲。李钧做侍御,弃母在外地,母亲因饥饿而死,世道真是悠悠。光禄李者,也是这样的人。如果有母亲却不侍养,异居千年也无所谓。唐朝的法律宽松,宽恕那些死去的流民。崔湜做侍郎,天子赐予瓜香,带回去与妻子分享,却让老母亲无法尝到。结果一旦作恶到极点,便杀了他于路旁。越公钟绍京,至孝何其常。小时候得瓜果,总是先给高堂。长大后遇见玄宗,一夜之间登上高处。孝顺者的名声长久,新逆者却污辱人伦。人若不如竹,那就只是尘埃。作为儿子,最应该侍奉尊亲;作为父亲,最应该教导儿孙。积善与仁孝,可以立身于世。我愿意移植这竹子,栽于祖国的边疆。让行人见到,皆为慈孝之人。樵童见到这竹子,且莫要砍我烧柴。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然,推崇理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慈竹》写于宋代社会强调孝道的时代背景,黄庭坚以竹子为喻,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与呼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庭观念和伦理道德。
《慈竹》是一首以竹子为引子,深入探讨孝道主题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象征了家庭中长幼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孝道的美德。竹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道德的象征,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隐喻了长辈如同竹子般庇护晚辈,传达出“孝”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则引用了多个历史人物的孝行事迹,进一步强化了孝道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将自然与人伦相结合的写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温情与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黄庭坚的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尤其是对竹子的描写,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富有哲理的深度。整首诗在抒发对孝道的赞美时,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关切,表现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与传承,反映了社会伦理的深刻内涵,呼唤人们重视家庭关系与孝道精神。
诗中提到的“慈竹”象征什么?
黄庭坚的诗风特点是?
“长茎覆短茎”表达了什么关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