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6
作者: 王陆一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楚水吴风际。正浅约玲珑,一时初别。柳重烟多,卖杏花过了,故家楼陌。杜宇辞深月,料十载红心愁绝。望君门,立马踟蹰,恰是九重哀诀。采石荒矶萦碧。对孤馆横江,潮卷寒雪。万戟磨沙,忆雄歌划水,狂胡灰灭。山黛曾知说,有佩玉高楼凝立。怎一年剪断波光,沉飞今昔。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的楚水与吴风交汇处,作者回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初次分别时,水面清澈如玲珑的珠子,柳树烟雾弥漫,杏花已经卖完,故乡的巷陌显得格外遥远。杜鹃鸟在深夜里哀鸣,想来十年间的红心愁苦已无可奈何。望着朋友的门口,骑马踟蹰不前,正是九重天的哀伤诀别。采石的荒礁在碧水中萦绕,孤独的馆舍对面横卧着江水,潮水卷动着寒雪。万戟破沙,回忆起那雄壮的歌声在水面划过,狂风似乎已经熄灭。山的黛色曾经知晓这一切,佩戴玉饰的高楼静静耸立。怎奈一年间已断了水光,沉浮于今昔之间。
作者介绍:
王陆一,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动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离别、乡愁等主题上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曲游春》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正值春天,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与怀念。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与个人离散让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与心痛。
《曲游春》是王陆一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中,面对离别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通过“楚水吴风际”引出春天的美好景象,然而随着诗情的展开,离别的哀愁逐渐显现出来。
诗中的意象运用得当,描绘了柳树、杏花、杜鹃等自然元素,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又为离别的情感增添了深度。“柳重烟多”不仅营造了春天的朦胧氛围,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沉重与迷茫。接下来的“望君门,立马踟蹰”则传达了对朋友的思念,特别是在“恰是九重哀诀”中,作者以天上九重的意象表达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此外,诗中描绘的“采石荒矶萦碧”与“孤馆横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象征着荒凉与孤独,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怎一年剪断波光,沉飞今昔”更是将离别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忧伤与惆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陆一的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友人、对故乡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情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与时间的流逝展开,表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深切怀念,并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思念。
诗词测试:
《曲游春》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A. 离别与思念
B. 喜庆与欢乐
C. 旅行与探险
诗中“杜宇辞深月”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A. 太阳
B. 柳树与杏花
C. 大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陆一的《曲游春》相比,李白的《将进酒》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而《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均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王陆一的《曲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