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1:42
冉冉云(弄花雨)
作者: 韩淲 〔宋代〕
倚遍阑干弄花雨。
卷珠帘草迷芳树。
山崦里几许云烟来去。
画不就人家院宇。
社寒梁燕呢喃舞。
小桃红海棠初吐。
谁信道午醉醒时情绪。
闲整春衫自语。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作者倚靠在栏杆上,玩弄着细雨中的花瓣,轻轻卷起珠帘,眼前的草木在芳香的树木中显得迷离。远处山峦间云烟缭绕,仿佛看不清人家院落的轮廓。寒社的梁上,燕子在欢快地呢喃飞舞,桃花和海棠花初绽出花蕾。谁能相信,午后的醉意醒来时,心情竟是如此微妙。作者心中自言自语,整理着春天的衣衫,感叹这份闲适与惬意。
作者介绍:韩淲,宋代诗人,字承英,号丰溪,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大多蕴含着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作者在闲暇之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情绪愉悦,因而写下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冉冉云(弄花雨)》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场景。开篇“倚遍阑干弄花雨”,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姿态,细雨中飞舞的花瓣,仿佛在与诗人嬉戏。通过“卷珠帘草迷芳树”,诗人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氛围,珠帘的卷起带来了一丝朦胧的美感,草木的芳香更是让人陶醉。
接下来的“山崦里几许云烟来去”,描绘了远山的迷离与变幻,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感觉,而“画不就人家院宇”则有些许失落,似乎在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接着“社寒梁燕呢喃舞”转而描绘了生动的场景,燕子的呢喃舞姿,为静谧的春日增添了活力。
最后几句“谁信道午醉醒时情绪”,则是诗人对自我情感的反思,醉酒后醒来,心情的微妙变化引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自言自语,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之间,形成了优美的对照,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闲适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燕呢喃舞"中将燕子的叫声拟人化,增加了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春日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倚遍阑干弄花雨”中的“弄”字,最可能的意思是:
a) 摆弄
b) 玩弄
c) 操作
d) 修理
诗中提到的“社寒梁燕”是指:
a) 燕子在社庙的梁上
b) 燕子在寒冷的社庙里
c) 燕子在寒社的梁上
d) 燕子在春暖的地方
“闲整春衫自语”中的“自语”可以理解为:
a) 对自己说话
b) 对他人说话
c) 内心思考
d) 大声朗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