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9:35
岩下放言五首 其四 博山台
作者: 黄庭坚
石蕴玙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
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这首诗描绘了博山台的自然美景和哲学思考。石头蕴藏着美丽的宝石,山因而得到滋润;树木没有象征性的形象,天空也不必用材质来标志吉祥。博山台高耸入云,仿佛与山海共生。用明哲的智慧之火,熏陶着忠诚和信义的芬芳。俯视仰望于此时此刻,非智慧所能达到的境界。将其赠与万世,留下的才会长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性格刚直,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岩下放言五首》是黄庭坚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个时期,他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博山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哲理的深邃。开篇以“石蕴玙璠”引入,暗示自然的珍贵和蕴藏。接着通过“木无牺象”表达了对自然本质的思考,强调自然的真实和纯粹,而非人为的象征。随后的“屹金炉之突兀”描绘了博山台的雄伟,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象征着志向的高远。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则转向内心的修养,强调智慧和德行的重要性。最后两句“俯仰一时,非智所及”让人反思人生的短暂和智慧的有限,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对自我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哲学态度。
整首诗字句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表面景象,更深层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石蕴玙璠”,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帮助深入理解黄庭坚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