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1:19
安石榴花开最迟,
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
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
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
垂柳阴阴昼掩扉。
榴花开得最晚,鲜红的花裙在深树中幽幽绽放。
我这小屋想必是个无比美好的地方,
可是游子你为何还不归呢?
即便坐在这满满的酒樽前,
历来四种事情却总是难以相合。
不禁让我想起湖边的寺庙,
那垂柳在阳光下阴影摇曳,昼夜掩住门扉。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关心社会民生,情感真挚,常常表达个人的感慨与思考。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初夏,诗人居住的地方环境幽静,花开正盛。诗中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久居他乡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情感与哲思。
《和子由四首·首夏官舍即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映射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诗的开头以“安石榴花开最迟”引入,花开最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绛裙深树出幽菲”则借景抒情,花朵在树下深藏,似乎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幽幽情愫。
在表达对游子思念的同时,苏轼也反思人生的无常,以“古来四事巧相违”来揭示人生的困境与矛盾,暗示了他所经历的政治风波与失意。最后两句“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则将诗意引向一个宁静的场景,表现出对归属感与安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人生无常与归属感的思考,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苏轼的《和子由四首·首夏官舍即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古来四事”主要指的是?
“垂柳阴阴昼掩扉”中的“阴阴”是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