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1:54
次韵前人为人诬告受羊
作者: 陈著 〔宋代〕
冰檗肝肠无诡随,
彼嚚何物妄相持。
梦魂不到菜园破,
行止肯教芒屩知。
安用舌埋防异日,
空闻肉袒有当时。
从他万口自公议,
谁学偿金直不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无端被人诬告而感到的无奈与愤懑。诗人内心坦荡如冰,然而却遭受他人的诽谤。对方到底是什么人,竟然会如此无中生有?我在梦中无法到达那片菜园,行踪却被他人所知。为了未来的防范,何必用舌头去埋怨?在当时,我听闻肉袒之事,感到多么的无奈。那些千百张嘴,随意地在外面议论,谁又能静心去偿还这金钱的损失,而不带疑虑呢?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常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遭人诬告之时,借用对自身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谣言与不公现象,表现了诗人对正义的渴望与内心的苦闷。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深刻揭示了诗人因被冤屈而产生的无奈与愤怒。开头“冰檗肝肠无诡随”,以冰冷的植物象征内心的无辜与清白,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无辜的强烈自信。然而,紧接着“彼嚚何物妄相持”,却将诗人推向了被人恶意中伤的境地,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意象“梦魂不到菜园破”,诗人梦中无法到达的菜园,象征着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行走被人知晓,进一步加深了对诗人隐私被侵犯的愤懑。随后几句“安用舌埋防异日”,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无助,舌头无用的埋怨更显得苍白。最后两句“从他万口自公议,谁学偿金直不疑”,揭示了社会舆论对个人的巨大影响与摧残,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愤懑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人性复杂的思考,表现出对正义的渴望与对谣言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冰檗”象征什么?
“梦魂不到菜园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诗中提到的“万口自公议”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