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晓湖上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4 11:54:48

诗句

菰月蘋风逗葛裳,出城趁得上番凉。

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54:48

原文展示:

菰月蘋风逗葛裳,出城趁得上番凉。
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白话文翻译:

在菰月的清晨,芹菜的微风轻拂着葛衣,
出城后恰好享受一番凉爽的天气。
荷花在早晨的露水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微笑,
谁能想到无人欣赏她的晨妆?

注释:

  • 菰月:指农历的六月,因菰(芦苇的一种)开始生长而得名。
  • 蘋风:指芹菜或蘋果所带来的清风。
  • 葛裳:用葛藤编织的衣裳,象征清凉的衣物。
  • 燕支露:燕子栖息的地方,春天的露水,象征清晨的清新。
  • 晓妆:清晨的妆容,形容荷花在晨露中的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浙江婺州人。他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之一,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观察描绘山水田园,流派上属于“田园诗派”。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清晓湖上三首 其二》是杨万里将清晨的自然景色与自我感受结合起来的佳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湖上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菰月蘋风逗葛裳”,描绘了清晨的微风轻拂着衣裳的感觉,给人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接着,“出城趁得上番凉”则引出了诗人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外出游玩时的惬意与享受。最后两句“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荷花在晨露中也显得生动而美丽,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感悟,生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菰月蘋风逗葛裳:菰月的早晨,微风轻轻拂动着葛衣,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出城趁得上番凉:诗人走出城外,正好享受这清凉的天气,体现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感。
  3. 荷花笑沐燕支露:荷花在晨露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微笑,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
  4. 将谓无人见晓妆:诗人感叹,谁能想到这美丽的晨妆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拟人:荷花被赋予了“笑”的动作,使得自然界更显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之感,强调了美好往往是无人欣赏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菰月:象征清晨的宁静。
  • 蘋风:代表清新的自然气息。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晓妆:代表自然界的清新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菰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 A. 五月
    • B. 六月
    • C. 七月
  2. 荷花在诗中做了什么?

    • A. 嬉戏
    • B. 哭泣
    • C. 微笑
  3. 诗人出城的目的是?

    • A. 看风景
    • B. 享受凉爽
    • C. 赶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游山西村》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美,但更多体现个人情感的抒发。
  • 陶渊明的《饮酒》:主张隐逸,表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风格更为沉静内敛。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一 春词和李清照韵 点绛唇 点绛唇二首 其一 点绛唇 点绛唇(瑞香) 点绛唇(寻瑶草) 点绛唇 寄罗甥耦廉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暮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红脖子粗 用字旁的字 揭短 治谱家传 跳落 烟聚波属 下句丽 毋字旁的字 客睡 一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扶东倒西 貝字旁的字 一字一泪 包含惹的成语 恣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