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园田居·其三》

时间: 2025-05-01 01:32:08

诗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08

原文展示

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陶渊明 〔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白话文翻译

我在南山脚下种豆,田里的杂草长得茂盛,豆苗却稀疏。清晨起床整理荒废的土地,带着月光提着锄头归来。小路狭窄,草木长得茂盛,傍晚时分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露水沾湿并不觉得可惜,只要我的心愿不违背就好。

注释

  • 种豆南山下:在南山脚下种豆,表现出诗人回归田园的生活。
  • 草盛豆苗稀:杂草茂盛,豆苗生长得稀疏,反映出诗人辛勤劳作与自然环境的对比。
  • 晨兴理荒秽:清晨起床,整理荒废的田地,表现出勤劳和踏实的生活态度。
  • 带月荷锄归:在月光下提着锄头回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 道狭草木长:小路狭窄,草木繁茂,描绘出田园的自然风貌。
  • 夕露沾我衣:傍晚的露水沾湿了衣服,显示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状态。
  • 衣沾不足惜:衣服被露水沾湿并不觉得可惜,强调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 但使愿无违:只要心愿不违背,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号称五柳先生。他以辞赋和田园诗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陶渊明隐居后,他拒绝官职,选择归隐于自然,过着闲适的农耕生活。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社会动荡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归园田居·其三》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代表之作,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描绘了一个乡村的清晨,诗人起早忙碌,尽管面临着杂草丛生的困扰,依然保持着一份乐观与踏实。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自然,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的日常景象。开头的“种豆南山下”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恬淡的田园生活。诗人虽然面对着草盛豆苗稀的现实,却用“晨兴理荒秽”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显示出一种不怕艰难、努力耕耘的精神。尽管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但他依然乐观地认为只要心愿不违,就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陶渊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诠释,体现了他对自然、对自我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豆南山下:表现出诗人选择在自然环境中耕作的生活。
  2. 草盛豆苗稀:描述了诗人辛勤劳动的结果与自然环境的对比,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3. 晨兴理荒秽:表现出诗人早起勤劳的精神,体现了对土地的重视。
  4. 带月荷锄归:在月光下归家,营造了宁静的田园氛围。
  5. 道狭草木长: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繁茂,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6. 夕露沾我衣:傍晚时分的露水渗透衣服,强调了生活的真实感。
  7. 衣沾不足惜: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突出了内心的追求。
  8. 但使愿无违:强调理想与愿望的重要性,展示了诗人坚定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形成了整齐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草木长”、“夕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
  • 比喻:通过生活的细节反映出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强调了内心愿望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田园生活的耕耘与希望。
  • :代表自然的丰富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生活中的艰辛。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照亮了诗人的归途。
  • 露水:象征着自然的真实与生活的点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盛豆苗稀”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A. 豆苗生长得很好
    B. 杂草长得茂盛,豆苗却稀少
    C. 田地荒废
    D. 诗人不愿耕作

  2. “晨兴理荒秽”中的“荒秽”指的是什么?
    A. 严重污染
    B. 荒废的土地
    C. 自然景色
    D. 收成的果实

  3. 诗中所表达的心态是:
    A. 渴望富贵
    B. 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C. 对社会的厌恶
    D. 不愿工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其一》:同样由陶渊明创作,表现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饮酒·其五》:另一首陶渊明的诗,反映了隐逸生活的乐趣。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山水田园的诗作,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 孟浩然《春晓》:反映春天的田园景象,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陶渊明集》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 《陶渊明传》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陶渊明的生活与作品,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查询

建福宫红梨花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四 和靖怒答 佛子岩 邸中种竹十二首 其十一 秋日小园雨后遣怀 寄邦相四首 其三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王维画孟浩然骑驴图 南丰道中 溪上偶成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学 斤字旁的字 闽海 缶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蝼蚁贪生 又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职务犯罪 杨凝式 全神贯注 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计日而俟 尧舜千钟 嗫嗫嚅嚅 进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