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3:13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我曾想定居在南村,并不是为了选择这块土地。
听说那里有很多真心的人,乐意一起朝夕相伴。
这样的心愿已经怀念多年,今天终于开始践行。
我的简陋小屋不必宽大,只要能遮蔽床席就好。
邻居常常来访,畅谈往日的事情。
大家一起欣赏佳作,讨论诗歌的疑难。
春秋有许多好日子,登高作诗正好。
朋友们来我家,举杯畅饮欢聚。
农忙各自回去,闲暇时常思念彼此。
思念时披衣而起,欢声笑语绵绵不绝。
这种情谊难道会被辜负?不必轻易离开这里。
生活的衣食要精打细算,努力耕作不会欺骗自己。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的诗人和隐士。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著称,尤其在田园诗方面颇有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陶渊明回归田园生活之后,表达了他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他对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移居二首》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朋友真情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的深情。诗的开头,陶渊明表达了定居南村的愿望,强调他并不是因土地而居,而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接下来的几句中,他描绘了与邻居共度闲暇时光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陶渊明认为,简陋的居住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满足和朋友的陪伴。诗中提到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思想交流的渴望。同时,陶渊明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提醒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珍惜与朋友的时光。整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更是对友谊、自然及简单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陶渊明的生活哲学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围绕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朋友情谊的珍重,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然、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陶渊明在诗中选择南村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寻找真诚的朋友
C. 选择美丽的环境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邻曲”指的是什么?
A. 陌生人
B. 邻居朋友
C. 亲戚
答案: B
诗中如何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A. 通过饮酒
B. 通过讨论诗文
C. 以上皆是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