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18
聃书深远绝难窥,止足书中向上机。
但看杖扶博山入,不知扇赐曲江归。
年饥方虑沟中瘠,旰食欲令天下肥。
念此令人生内热,溪边赖有涤烦矶。
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深邃和难以理解的感慨,书中有无限的智慧。看那杖子扶着博山的身影,却不知道扇子送我回到曲江的方向。面对饥荒,我担忧田地的贫瘠,想要丰盈天下却又食不果腹。想到这些使我心中烦热,所幸溪边有涤烦的石头可以依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饥荒年代,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忧虑。
此诗通过对书籍的深邃思考,引入了对生活现实的沉重感受,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提到“聃书”,说明作者对老子哲学的推崇,强调了知识的深远与难以捉摸,表现出一种对智慧的追求与敬仰。接着,诗人以“杖扶博山”与“不知扇赐曲江”的对比,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方向的迷失。饥荒的忧虑又使得诗的基调更为沉重,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生存状况的影响。
最后一句提到“溪边赖有涤烦矶”,寓意在复杂的人生中,诗人仍然保有一丝依靠与希望。尽管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难以避免,但自然的宁静和清澈也能为心灵带来片刻的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与依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聃书”指的是哪个文本?
“杖扶博山”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溪边赖有涤烦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而刘克庄的诗则更为沉重,探讨了社会动荡对个人心境的影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