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0:03
奉和御制砚歌
作者: 夏竦 〔宋代〕
南方潜璞出寒溪,沉沉紫蔚凝坚姿。
两信肖像磨砻异,三趾承琢饰奇。
银带参华贡双阙,玉蟾分滴润圆池。
微波澄淡当晴景,旌旗半浸龙蛇影。
轻浮春絮拂犀干,微动日华明绮井。
蕊简交辉九禁深,玉枝斜照中宵永。
列璇台兮今得地,迩清光兮叶灵契。
宣丝旨兮扬圣谟,赞云章兮熙睿志。
弥彰盛德冠生民,务以文明化兆人。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的美玉从寒冷的溪水中潜出,呈现出紫色的华丽与坚固的姿态。两幅肖像经过磨炼,展现出不同的风采,三足的砚台经过雕琢,装饰得极为奇特。银色带子装点着华丽的贡品,玉蟾在圆池中滴落甘露。微波荡漾,清澈的水面映照着晴朗的景色,旌旗的影子半浸在水中,宛如龙蛇般的生动。轻柔的春絮拂过犀角,阳光透过绮丽的井口轻轻摇曳。蕊简交辉,深邃的宫殿中闪烁着光芒,玉枝斜照,长夜中的明亮也显得悠长。璇台现在得到了应有的地位,清光照耀着,仿佛与神灵相契合。宣扬教诲,传播圣旨,赞美功德,激励人民的志向。诗中强调了盛德之光应照耀万民,努力以文化教化百姓。
作者介绍:夏竦,字子韬,号惭愧,宋代诗人,以词赋见长,作品多有清新的风格及深邃的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为应制之作,受皇帝的委托而作,体现了当时对文人雅士的重视及对文化艺术的推崇。
《奉和御制砚歌》是一首以砚台为主题的诗,极具工艺美感与文化内涵。全诗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了砚台的珍贵与艺术价值,象征着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与敬仰。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如“微波澄淡当晴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之美,而“宣丝旨兮扬圣谟”则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诗人通过对砚台的描绘,实际上是在赞美文人雅集的风雅与气度,体现出士人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文人精神与文化的传承,通过砚台这一意象,展示了文人对艺术与道德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南方潜璞出寒溪”中的“潜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美玉
C. 一种器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银带”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文化的传承
C. 吉祥
答案:C
诗中哪个意象表达了文人的精神追求?
A. 微波
B. 砚台
C. 玉蟾
答案:B